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延瑜 編輯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濟南高新區雞山小學 盧曉娜
書架下面 “躺著” 一本還未拆封的書,不記得什么時間買來的,也不知被擱置了多久,但我還是像當時選書時一樣,被它的書名深深地吸引 ——《做一個會 “偷懶” 的班主任》。我用三天時間讀完了這本書,合上書后,我在想:我是哪一種班主任?我要做什么樣的班主任?
書中列舉了四種班主任:第一種是老黃牛式的班主任,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就像大禹帶領全班同學治水那樣,三過家門而不入,因此留下良好的口碑,這種班主任被稱為 “大禹”。第二種班主任是 “秦嬴政”,他已經開始學會 “偷懶”,技巧是依靠班長,注重選拔班長,但秦老師沒有發動全體學生參與管理,只是一味依靠班長,結果反而被班長誤了大事。第三種班主任是 “李世民”,李老師不再只依靠一個班長,更善于發動所有班干部的力量來開展班級工作,他不僅對班干部進行科學分工,還善于聽取班干部們的意見,因此班干部都肯為他做事,留下了光輝的管理業績。還有一位嘉靖老師,做班主任的方法非常獨到。在真實的歷史中,嘉靖在帝國中擁有絕對權威,他把班上的一切事務都交給 “內閣” 處理,發揚民主精神,聽取不同意見,提高了辦事效率,因此創造了一個奇跡——既不上朝,又掌握著大明朝的權力,成為整個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
曾經,我也是一個愛擔心、愛操心的班主任。在學生已經初步養成行為習慣、具備足夠自理能力后,我依然會自己去打掃衛生、親自布置班級文化,有時甚至連地上的紙片,也會自己蹲下撿起。后來我才漸漸意識到,這種過度管理不僅會剝奪學生實現自我意愿的權利,讓孩子失去自主性,還會讓自己的工作量翻倍、工作壓力增大,從而使師生關系變得緊張。學生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天性里有 “做自己” 的渴求,若成人不肯放手,不僅會導致成人很累,還會讓孩子養成凡事依賴他人、遇到挑戰畏縮不前的習慣。
有人說,好的山水畫需要留白,好的養育更需要留有余地。我想班級管理也是如此。在鄭老師的書中,我得到了許多啟發。例如,如何抓住班級建設的關鍵詞 ——“文化” 是一個班級的核心靈魂,班級精神是班級文化價值觀念的核心體現,它往往凝聚成一句深入人心的話。他曾在班級推行過 “讓別人因為我的存在而幸福”“我和別人不一樣”“做最好的自己” 等班級精神,也和孩子們探索出 “用進取書寫成長,用輝煌記錄青春”“細節決定成敗,過程決定成果” 等話語。每一個班級精神都經過多次反復的渲染和實踐,最后變成整個班集體的學習、生活習慣。
其次,活動是班集體建設的最好載體。一個平時松散的班級,一遇到集體活動,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就會馬上被調動起來,班級的凝聚力也會立刻增強,我們應該利用好每一次集體活動!就像我們一年級的小朋友在第一次趣味運動會時的場景,大家為了取得勝利,團結一致,一遍遍地部署規劃,整個班級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每個孩子心里都覺得班級榮譽是至高無上的!
最讓我深有感觸的,還有這樣一段:全員參與才能確保管理無死角,競爭能讓學生主動為集體奔波。競爭是人的天性,無論是誰,都渴望出人頭地,渴望在某一方面比他人有優勢。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這一點,讓全班同學參與競爭,打造一個力爭上游的氛圍?讓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有自己努力的方向,再給予適當的獎勵,不就可以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嗎?我們的傳統課堂往往忽視了全班同學的參與性,只有個別積極的孩子在回應老師,其他同學則各忙各的,即便面朝黑板、面朝老師,心思卻沒有完全放到課堂上,沒有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不過,我們都意識到了這一點,正在努力實現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課堂參與性,這是非常珍貴的嘗試!但我們也遇到了問題,有時候合作效果差強人意,還是個別積極的孩子在討論、交流。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用評比的方式調動課堂氛圍、激發孩子們的積極性呢?如果在課堂上讓七個小組的同學一決高下,每節課都做一次評比,誰會不愿意為自己的小組爭得榮譽呢?因此,我開始進行小組之間的評比,每一位同學都在努力,即使能力稍差的同學,也在積極學習、聽取別人的意見,還能得到其他三位同學的幫助,效果非常顯著!
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說過:“一個人只能為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 雖然學生在自主管理初期踏出的每一步都可能充滿荊棘與疑惑,但路是他們自己走的,成長也會屬于他們自己。所以,學做一個會 “偷懶” 的班主任吧,不為學生鋪好每一步路,而是在他們面臨岔路口、感到迷茫時,給予指引、支持和鼓勵。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