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職業教育加速發展,推動技能人才培育,提升辦學質量,助力共同富裕與產業升級。
中新網杭州7月31日電 (錢晨菲 吳怡欣)在浙江,職業教育正以奔跑之姿,加速為社會輸送技能人才。
浙江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于7月29日至31日在杭州召開。其間,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執行情況的報告、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執行情況的報告在會上公布。兩份報告既細數了職業教育發展的亮眼成績,更為浙江技能人才培育的加速提質擘畫了清晰路徑。
技能沃土育人才:職業教育長勢勁
日前,浙江省政府印發通知,設立杭州職業技術大學和寧波職業技術大學。由此,浙江的職業本科學校增至6所,總數居全國第二位。
這一突破,正是浙江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的縮影,其強勁動能更體現在一連串亮眼數據中:
中職教育率先實施“雙高計劃”,長學制招生占比達37.43%;技工教育提質增量,新增技工學校14所,在校生規模增長36.3%,畢業生就業穩定率達98%;世界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和歷屆全國技能大賽中,金牌總數始終穩居全國前三;助力實現共同富裕、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每年培養輸送各類技能人才40萬人,年均開展社會培訓超260萬人次……
從技能賽場到育人講臺,杭州技師學院教師蔣應成的成長軌跡,生動詮釋了浙江職業教育的育人力量。
當年僅16歲的蔣應成從云南來到杭州技師學院,學習汽車整形與涂裝專業,經過刻苦鉆研、參賽實踐,最終在世界技能大賽噴漆項目的舞臺上實現“0.01毫米”的突破,成為一名技能冠軍。
如今,蔣應成不僅在杭州技師學院留任執教,還當選為杭州市人大代表。“我就像一顆種子,從云南飄到了杭州,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茁壯成長,是技能改變了我的命運。”他說。
技能沃土育人才。近年來,浙江不斷完善政策體系,持續加大財政投入,拓寬人才培養通道,深化產教融合,提升辦學能力,推動形成政府依法行政、學校依法辦學、教師依法執教、社會依法參與的新格局。
破局之路待拓展:挑戰中謀突破
成績背后,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仍需跨越進階關卡。
為精準把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實施成效,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開展了多維度調研:通過“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面向在浙全國人大代表及省、市、縣人大代表回收有效問卷4469份;依托“問卷星調查平臺”,面向學校負責人回收有效問卷246份。問卷涵蓋立法執行、政府支持力度、改革發展環境等15個核心維度,全面梳理發展現狀。
浙江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本次調查分析,浙江在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方面總體情況較好。但也存在若干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不高、存在“重普輕職”傳統觀念,校企合作面臨企業動力不足,國內外交流合作成效一般,區域發展不平衡等。
對此,報告針對性提出破局路徑:強化職業教育認同基礎,營造“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生態環境;完善激勵政策體系,激發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動力;強化國際交流支撐,賦能職業教育“出海”;推動制定職業教育條例或政府規章,為職業教育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
職業教育的“成長煩惱”,恰是精準發力的契機。從政策護航到實踐探索,浙江職業教育已邁出堅實步伐。浙江省級層面明確,將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提供優質人力資源和強大技能支撐。(完)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