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大學黨委書記陳群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郵件,寫信人是該校大四學生賈雪怡,在信中,即將奔赴蘭州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的她對母校四年間的悉心培養表達了深深謝意:“從初入大學時的迷茫,到畢業時手...
近日,常州大學黨委書記陳群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郵件,寫信人是該校大四學生賈雪怡,在信中,即將奔赴蘭州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的她對母校四年間的悉心培養表達了深深謝意:“從初入大學時的迷茫,到畢業時手捧眾多優秀成績單的自信滿滿,是常州大學幫助我實現了成長道路上的精彩蝶變。”這正是常州大學多年來深化人才培養的一個生動縮影。建校四十余年來,常州大學堅持立足地方、服務行業,系統構建了紅色文化、石油石化、創新創業三大辦學特色,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時代命題,常州大學正致力于書寫一份優秀答卷。
從“被感動”到“見行動”,紅色文化立德樹人
陳群介紹,常州大學近年來著力打造紅色文化辦學特色,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的科學研究與紅色文化育人工作,紅色文化已然成為學校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重要抓手和特色品牌。
“我們學習常州三杰,是因為從他們身上,能夠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力量?!比涨埃诩o念馬克思誕辰204周年線上研討會上,常州大學近現代史與紅色文化研究院院長朱成山表示。該研討會由常州市委宣傳部、常州市委黨校、常州大學共同主辦,集聚一批紅色文化研究專家,圍繞“常州三杰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主題進行學術研討。
如今,紅色文化已然成為常州大學鮮明的辦學特色之一。學校立足紅色文化辦學特色,深入開展愛國名人冠名學院紅色文化宣傳教育,推動各級黨組織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充分利用烈士紀念日、國慶、國家公祭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紀念活動,舉辦紅色文化學習教育活動,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引領師生從“被感動”到“見行動”,使紅色文化成為學校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重要抓手和特色品牌。
對接企業所需,育高質量產業人才
6月,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與常州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儀式暨石化技術工程轉化中心、大學生就業基地揭牌儀式在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舉行。據悉,此次合作旨在探索建立優質資源共享、協同合作的運行機制,讓“學校所能”和“企業所需”實現無縫對接,共同打造校企合作的“新典范”。
“得益于化工企業的實習經歷,我們根據化工生產實訓設計了該項目。”在“天正設計杯”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答辯臺上,常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Book思議”團隊隊長劉文雅如是說。憑借參賽項目卓越的應用性與創新性,“Book思議”團隊最終獲得大賽一等獎。競賽中的優秀表現在校園中得到延續,2022年考研季落下帷幕,“Book思議”團隊五人均被國內知名高校錄取。
本屆賽事重點考查參賽團隊運用新創意、新工藝、新方法、新設備等,破解原料利用、產品方案、工藝流程等環節中的問題。化工實習是石油化工學院學生不可缺少的培養環節,劉文雅及其團隊成員在大一期間便在學校產學研合作企業——大金氟化工(中國)有限公司學習過工廠車間系統生產流程,因此對于石化企業智能化管理較為熟悉。
常州大學與行業龍頭企業深度聯動,充分發揮行業龍頭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學校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創新聯合體,與國內50余家大型石油石化企業和50多個縣區級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與企業共建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4個、校企聯合研發中心48個、產學研基地515個、校企聯盟436個。
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迸發人才培養無限活力
“成功摧毀敵方基地,恭喜藍色方常州大學Climber戰隊獲得勝利!”在2021年機甲大師高校聯盟賽(江蘇站)現場,主持人大聲宣布。常州大學Climber戰隊成員一陣歡呼,備戰了上百個日日夜夜,他們捧得江蘇賽區一等獎。在接下來的全國大賽中,披荊斬棘,他們最終獲得全國大賽三等獎。
炎炎夏日,在常州大學創客中心內,Climber戰隊全員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今年的RoboMaster機甲大師全國總決賽。該賽事由DJI大疆創新發起并承辦,是面向全球大學生的一年一屆的機器人賽事。
“我們每天都在反復練習比賽項目,每一項指標都力爭完美。”Climber戰隊副隊長、機器人產業學院大四學生毛竟先告訴記者。常州大學在2019年首次參賽時,毛竟先作為戰隊“新鮮血液”親眼見證了機器人間對抗的魅力,便深深被這項賽事吸引。
“學校為我們提供了設施先進的訓練場地,還通過配備專業導師、設立專項資金來支持我們備賽,此次全國大賽志在必得。”毛竟先對接下來的比賽信心十足。
常州大學校長徐守坤表示:“常州大學突破體制機制瓶頸,打破校企間的‘圍墻’,塑造學生與時俱進創新實踐能力,為培養地方領軍型人才開出‘配方’,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發展需求側全方位融合對接?!?/p>
(本報記者 蘇雁 本報通訊員 劉博 包海霞)
來源:《光明日報》 2022年10月20日 第14版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