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西北的一個小縣城——石門,一所名為湘佳永興的學校,正以手風琴藝術,讓大山里的孩子找到了自信、夢想和未來的方向,為鄉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覃業彥 記者 陽錫葉)在湘西北的一個小縣城——石門,一所名為湘佳永興的學校,正以手風琴藝術,讓大山里的孩子找到了自信、夢想和未來的方向,為鄉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故事的開端要追溯到2021年10月,當時浙江大學幼教中心退休教授張曙亮應邀前往湖南省石門縣老年大學手風琴樂團指導。樂團成員葉金娥老師開玩笑說:“張教授,您能不能來石門教孩子們手風琴?”沒想到,這句話竟成了現實。張教授被高吉品校長的執著所打動,決定從浙江不遠千里自駕前來,義務支教4年。
2022年3月11日,石門縣湘佳永興學校舉行了首個百人手風琴樂團成立儀式。這一天,100名小學生懷著對音樂的憧憬,正式開始了他們的手風琴學習之旅。儀式上,張曙亮教授傾情演奏了《草原牧歌》《多瑙河之波》,孩子們則向張教授行拜師禮,表達對老師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湘佳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喻自文得知學校要組建手風琴樂團后,立即捐贈10萬元資金建設手風琴教室和購置56臺手風琴,為學校面向全體學生的日常手風琴教學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
學校制定了“普及+特色”的雙軌育人模式。普及方面,學校專設3個手風琴教室,每周一節課,確保人人都會手風琴。特色方面,對于三至九年級有天賦和興趣的孩子辦特色班,則每天安排一小時的專業訓練。
2023年2月和9月,學校相繼成立了第二個和第三個百人手風琴樂團,樂團規模不斷擴大。2024年,學校已有2500名學生學習手風琴,形成了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的完整梯隊。通過這種雙軌并行的模式,學校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還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小演奏家。
短短幾年間,石門湘佳永興學校的手風琴樂團在全國各大賽事中屢獲佳績。2023年8月,手風琴樂團在第八屆“鸚鵡杯”全國手風琴大賽中榮獲銅獎。2024年1月,學校兩個樂團在四川省第十一屆手風琴藝術節上雙雙獲得銀獎,23名學生在獨奏比賽中也取得了優異成績。同年8月,3個樂團再次遠征青島參加2024年“鸚鵡杯”全國手風琴大賽,2021團獲得銀獎,2022團和2023團獲得銅獎。
為了確保手風琴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學校積極尋求外部支持。2023年10月,學校與四川音樂學院手風琴與現代器樂系簽署協議,成為其手風琴教學實踐基地。學校還聘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3位高校手風琴專家擔任公益客座教師,定期來校指導教學。
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到手風琴的魅力,學校開啟了“單月公益演出計劃”,每逢單月最后一個周六舉辦戶外音樂會,讓藝術教育真正扎根鄉土。學校還計劃將地域文化融入音樂中,讓本土特色伴著琴聲走出家鄉、走向世界。
石門湘佳永興學校的手風琴項目不僅在學校內部取得了顯著成效,還帶動了周邊學校的美育發展。目前,已有7所鄉村學校推廣手風琴教學,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學校還計劃舉辦首屆縣級手風琴藝術節,進一步擴大手風琴教育的覆蓋面。
學校黨總支書記高吉品表示:“未來,我們將嘗試把地域文化融入音樂中,讓本土特色伴著琴聲走出家鄉、走向世界。”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