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淄博報道
“嘿!哈!”在動感十足的音樂節奏中,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二小學的操場化作一片沸騰的海洋。3月14日課間,這所城鄉接合部學校的數百名學生正齊刷刷地打出自編籃球操的招式,伴隨著律動音樂整齊躍動,籃球擊地聲和嘹亮吶喊聲此起彼伏。只見孩子們的發梢掛有汗珠,紅撲撲的臉蛋上綻放出了笑容。這一幕幕充滿生命力的場景,正是記者在山東省第10個全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調研現場看到的。
在當天舉行的近視防控研討會上,山東省疾控中心健康管理所副所長李素云披露出一組數據:三年來,學生近視率降低3.74個百分點。
在淄博高新區第九小學,記者見證了學校破局近視防控的創新實踐。該校每天上午的大課間拆解為諸多護眼項目,比如眼保健操、翻跟頭、側手翻、炫器械、比拼單杠等。體育老師還自主研發了扔大沙包等活動,讓校園變成了視力訓練的天然戰場。值得一提的是,學校還打破年級界限組織競賽,推動家庭參與活動,提升近視防控的主動性。
無獨有偶。淄博市桓臺一中附屬學校主打“能出汗的體育課”,通過籃球聯賽、放風箏等活動,讓學生走出教室。不僅如此,學校還配備了5000余套可調節課桌椅,每兩周調換一次座位。該校校長韓衛東表示,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為孩子們的光明未來保駕護航。
雖然在全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低年齡段的近視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成員孫偉指出,國家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小學近視率控制在38%以下”的目標,目前全國小學生近視率為36.7%,已提前達到防控目標,但是與“2030年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的目標相比,近視防控工作仍面臨嚴峻挑戰。
“讓孩子在低年齡階段不要犯近視,能夠有效地降低小學中高年級和初中、高中的近視率。”孫偉一語道破,“因此近視防控一定要抓早和抓小。”
孫偉注意到,雖說大部分學校教室裝上了護眼燈,學校光線比較好,然而他們在監測過程中發現,孩子夜晚在家的學習照明遠遠不如學校。此外孩子周一至周五在校用眼比較規律,其中包括了大課間和體育課的活動時間,但在周末持續使用電子產品的現象較為突出,這就需要家校聯合,否則視力健康必然亮起紅燈。
小學生的讀寫姿勢還存在較大問題。
“我們通過用眼行為監測了大量孩子,雖說平時提倡孩子的用眼距離是‘一尺一拳一寸’,然而監測數據顯示,平均在寫作業和看書時,眼睛距離書本的距離是25厘米,大部分孩子遠遠達不到33厘米。”孫偉提醒道,相當比例的孩子在寫作業時經常歪頭,“歪頭會對脊柱產生影響,呼吁大家從幼兒園到一年級要抓好‘三姿’,以保證眼睛健康。”
近視防控要抓早抓小,那么低年齡階段,特別是幼兒園孩子該如何做好近視防控呢?孫偉指出,幼兒園孩子,近視重在“防”。
“中小學孩子每天體育活動兩小時,幼兒園孩子還要增加一小時。”孫偉說:“0-6歲就要建立孩子的屈光發育檔案,預防近視最有效就是太陽光。太陽光照射到孩子的眼睛,眼底視網膜可以分泌更多的多巴胺,這個多巴胺可以抑制他的眼軸過快增長,從而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
“對于戶外活動,一是保證時間,二要保證光線比較充足。”孫偉認為,這場關于近視防控的突圍戰,不僅需要剛性政策,更要喚醒全社會對成長規律的敬畏,一同守護住孩子們的視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