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終將審核確定公布100個左右實驗區、1000個左右實驗校名單。 ?
12月22日記者獲悉,教育部啟動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實驗校建設項目,經自主申報、省級推薦等流程,教育部將審核確定公布100個左右實驗區、1000個左右實驗校名單。
教育部指出,該項目在全國范圍內建設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實驗校,在課程資源開發、教師隊伍建設、教學方式變革、教育評價改革、場所場景構建、社會力量整合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先行先試,破解難點堵點,探索科學教育實施有效途徑和人才培養創新模式,構建大中小學段縱向貫通、校內校外橫向聯動的發展格局。
關于實驗區的工作任務,教育部指出,要建立健全科學教育工作機制,加強科學教育發展統籌規劃,聚焦課程、教學、師資、考評、資源等方面重點難點問題,制定整體規劃和實施方案。探索破解保障難題,通過財政投入、社會募集、企業贊助等拓寬資金來源;探索破解師資難題,通過落實崗位編制、激勵機制、教研培訓等建強教師隊伍。
同時,推進區域性科學教育基地(中心)和科技高中建設。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場館、科技企業類、“三農”類場所、自然資源類場所及特色產業等優質教育資源,建設區域性科學教育基地(或科學教育中心、聯合創新中心等),在課后、節假日、寒暑假免費向中小學生開放,引導學生進課題、進項目、進團隊、進實驗室。探索建設科技高中和科技校園,為不同稟賦的學生提供發展空間,加強大學和高中在人才培養方面的銜接。
實驗區還將實施科學教育提質計劃,聚焦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教學評一體化、跨學科學習、課程資源開發等重點難點,探索區域科學教育有效模式,探索科學教育多元評價方式,形成校內科學育人的系統方案。創新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率先落實“少年科學院”“‘千家萬館’科學教育總動員行動”“中西部地區科學教育場所援建工程”等重點項目。
實驗校工作任務包括,建立科學教育統籌保障體系,配強科學副校長、科技輔導員和具有理工類碩士學位的科學類課程教師,建設科學探索實驗室、綜合實驗室、創新實驗室、科學活動園等,為科學教育教學提供軟硬件支撐。加強科學類課程建設,因地制宜構建學校科學類課程與資源體系,形成內容豐富、領域寬泛、學段銜接、分層分類的科學類課程群,打破固定的班級、學科和課時安排,對有潛質的學生早發現早培養,滿足多樣化學習需求。
同時,在實驗校強化實驗探究教學,將實驗和探究實踐教學納入教學基本規范,增加實驗課比例,注重與多學科融合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會實踐等有機結合。拓展科學活動資源。廣泛利用校外優質資源,將科學教育納入課后服務,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科技社團與興趣小組活動。實施學生多元評價,將學生實驗、探究實踐能力表現納入綜合素質評價,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教育部指出,實驗建設周期一般為3年。實驗區、實驗校要因地、因校制宜,研制推進科學教育的工作方案并有序組織實施,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每年底組織開展實驗區、實驗校建設成果驗收,并將驗收情況報送教育部,教育部將依托專家團隊開展調研指導和工作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實驗名單進行動態調整。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