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省教育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根據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部署安排,召開集體學習交流研討會。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省委教育工委書記、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組長江...
4月20日,省教育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根據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部署安排,召開集體學習交流研討會。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省委教育工委書記、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組長江涌主持會議并講話。部分中心組成員圍繞如何學習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中發揮教育事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交流學習體會。省委主題教育第九巡回指導組成員顧宇倩到會指導。在寧廳領導,廳機關處室、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認為,理論學習是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貫穿主題教育全程的政治任務。全廳黨員干部尤其是處級以上黨員干部要切實提高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學好用好中央和省委指定的學習資料,堅持帶著囑托學、帶著感情學、帶著責任學,發揚“釘釘子”精神,切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入行。
會議指出,要堅持以學鑄魂,牢牢把握教育事業發展的正確方向。要強化政治自覺,緊扣“兩個確立”學。更加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充分認清“兩個確立”是新時代引領黨的教育事業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政治保證,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強化思想自覺,始終心懷感恩學。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四次親臨江蘇考察,先后給淮安市新安小學少先隊員和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回信,對江蘇工作特別是江蘇教育給予巨大關懷和極大鼓舞。要牢記囑托,將其轉化為抓教育促發展的強大動力。要強化行動自覺,時刻帶著使命學。要深刻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賦予教育的新使命,不斷拓寬教育工作視野和格局,強化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的使命擔當。
會議指出,要堅持以學增智,提升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素質本領。完整準確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切實將其轉化為推動教育發展的思路舉措和過硬本領。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大力推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提質擴優,加快構建融通融合融匯的職業教育體系,著力發展支撐引領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實施的高等教育。轉化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舉措。充分發揮教育自身優勢,積極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新機制,在產學研深度融合上打開新局面,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開辟新賽道。轉化為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本領。要深刻認識和客觀分析當前全省教育工作的現狀,大興調查研究,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提升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和滿意度。
會議強調,要堅持以學正風,全面匯聚教育事業發展的強勁動力。通過學習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匯聚起教育發展的精神力量。建強教育發展的主心骨。要把黨章規定的管黨治黨責任刻印在心、付諸行動,指導黨的工作、黨內活動、黨的建設,抓好檢視整改,把嚴的基調一貫到底。提振擔當作為的精氣神。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營造“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濃厚氛圍,尤其是全體處級以上領導干部要聚焦主責主業,強化主角意識,形成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鍛造既嚴又實的硬作風。在深化主題教育中要更加突出糾“四風”,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和新氣象。
會議強調,要堅持以學促干,不斷強化教育事業發展的現實擔當。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打造教育強省的引領高地,當好教育強國建設的探路者和排頭兵。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確保教育領域始終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要聚焦教育內涵質量。堅持基礎教育“補短板、優生態”,職業教育“樹精品、創特色”,高等教育“強內涵、創一流”,深入抓好教育對外開放、關愛青少年生命健康等重點工作。要夯實教育發展基石。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堅決扛起教育優先發展責任,切實做到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財政資金保障、公共資源配置上優先安排教育。要深化招生制度和教育評價改革,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加快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全方位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支撐體系。
來源:機關黨委
編輯:王筱
審核:謝雨辰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