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高捍東表示,2014年南京林業大學實行“學業警示”制度以來,有67人被退學。所謂“學業警示”,有三種,依程度輕重,分別為黃色、橙色和紅色,受到“紅色警示”的學生直接退學。
此前,南京林業大學通報的部分受到“紅牌”警示被退學的學生名單。受訪者供圖
近日,網絡流傳一份南京林業大學退學處理決定引起熱議。記者看到,該處理決定由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出具,文件中,教務處對該校13名本科生給予退學處理。
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高捍東表示,2014年南京林業大學實行“學業警示”制度以來,有67人被退學。所謂“學業警示”,有三種,依程度輕重,分別為黃色、橙色和紅色,受到“紅色警示”的學生直接退學。
南京林業大學將后進生“逐出校門”的做法,引發輿論爭議。有網友認為,南林此舉,背離了“有教無類”理念。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該校教務處副處長高捍東表示,勸退目的,是為了建立高校“嚴進嚴出”培養機制,對后進生,學校以幫扶為主,勸退者占比較低,且受此“待遇”學生,有一年“試讀”期,考核合格后可恢復學籍。
三種顏色的“學業警示”
今年9月開學不久,鄭軍(化名)收到《南京林業大學本科學生學業警示(紅色警示)通知書》。那一刻,他的舍友都湊過來看。對他們來說,眼前這張打印紙,一度只存在于“傳說”中,而對于鄭軍來說,這份通知書,意義卻不一樣。
南京林業大學“學業警示”通知書,有三種,依程度輕重,分別為黃色、橙色和紅色。其中,黃色警示對應著“警告”,橙色警示意味著該名學生將要被編入本專業下一年級繼續學業(降級)。三者之中,紅色警示最為嚴重,它代表著“勸退”。
2014年,身為文科生的鄭軍,考入南林一個文理兼招的理工類專業。由于數理基礎較差,一年下來,他“掛科”無數。“大概只有一兩門是及格的。”鄭軍說,自己隨后經歷了補考、重修,仍然未能通過考試。隨后,一紙通知書,宣告了學校對他的處理決定。
多名南京林業大學在校學生確認,在學校教務處,同時張貼著對于受到“紅色警示”學生處理決定的公告。新京報記者看到,公告經過南林校長辦公會議研究,由教務處發布,詳細列出了涉事學生的姓名、籍貫、生日、專業和學號。其中,有部分大一學生收到“紅牌”。
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高捍東告訴新京報記者,“紅色警告”按學期發布,自2014年以來,南京林業大學共發出67張“紅牌”,其中2014年下半學年18名,2015年上半學年13名,2015年下半學年18名。2016年6月份,再有18名學生遭到退學處理。
“紅牌”將長期發放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南林每個吃“紅牌”的學生,都有相似的學習軌跡。他們都經歷過掛科、補考未通過和重修再次未通過。
南京林業大學化工學院學生鄧文(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在他身邊,吃“紅牌”的學生,有人是因為忙于創業,有人是因為無心學習。而無論出于什么原因,他們都因為成績差而受到紅色警示,遭到退學處理。
鄧文回憶,早在入學時,學校下發的《學生手冊》上,就有關于因“學業警示”而退學的表述。而在《南京林業大學本科學生學籍管理辦法》中,因“學業警示”退學,位列“應予退學”十種情形之首。
南京林業大學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在校生修得學期總學分低于12分,或者學年總學分低于30分者,將受到紅色警示。除此之外,受到黃色或者橙色警示的學生,會有老師提供“一對一”幫扶,并制定學業計劃,如果經過考核未能通過,或者學生在校期間總計受到超過兩次“橙色警示”,都將遭退學處理。
高捍東介紹,受到“紅色警示”的學生,其學籍將被注銷,并將通知書發送學生本人、家長及學院三方。他表示,因為涉事學生分數記錄、警示記錄經由學院審核、學生個人簽字,明白無誤,所以學校目前尚未接到學生及家長異議,也將繼續執行這一制度。
追問1
為何對后進學生處以退學?
校方稱以幫扶為主,退學所占比例極低
南京林業大學將后進學生“紅牌下場”的做法,引起輿論爭議。有人認為,教育本質在于“有教無類”,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予以挽回,而非直接“逐出校門”。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南林教務處副處長高捍東反復強調,“學業警示”制度,本質上是一種“幫扶制度”,并非為開除學生而設。高捍東表示,南京林業大學從2008年起,提出“學業警示”概念,學習較差的學生,將面臨“淘汰”處理,但并未明確具體實施情形。2014年8月,南林實施《本科學生學業警示及幫扶辦法(試行)》,不僅具體規定了如何警示,也明確表明,學生在被警示后,所屬學院應根據實際情況,幫助制訂《學業警示學生個人學習計劃》,并實時跟蹤。“只有對于無法完成學習計劃的學生,才會予以退學。”
高捍東介紹,自2014年8月以來,受到學業警示的學生,占比極低。“目前看,有1.08%的學生受到學業警示,而被退學的,只有1.1‰。”
追問2
“紅牌”制度是否公正有效?
考分將經過復核,全校掛科率降低明顯
不同專業、不同老師打分標準不一,僅以考試成績作為決定警示等級依據,如何保證其公正?對此,南京林業大學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稱,決定是否警示,以及警示等級的,是學生的掛科數目,而非具體成績。“相比較而言,及格和不及格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她介紹,每一次考試后,學校會組織專門人員重新審卷、核分,力求保證公正性。
高捍東向新京報記者出示的數據顯示,在實行學業警示制度之前,南京林業大學的掛科率一度高達17%。這一制度“上馬”兩年后,2016年6月份,全校掛科率已經降至5.06%。“更多的是,學生感覺到了緊迫感,學習的動力更足。”
高校有無勸退學生的權力?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第二十七條從六個方面對學生退學的范疇作了規定,第一項就是“學業成績未達到學校要求或者在學校規定年限內(含修學)未完成學業的”。
而在教育專家熊丙奇看來,中國高校以往“嚴進寬出”,而南京林業大學此舉,是“嚴進嚴出”的試驗,是高校提高辦學質量的有益探索。
追問3
遭“退學”考生是否無學可上?
有一年“試讀期”,對后進學生開放轉專業
受到“紅色警示”的學生,還有沒有可能重回校園?高捍東告訴新京報記者,作為“幫扶”制度的一部分,“紅牌”學生仍有一年“試讀期”。在此期間,這部分學生沒有學籍,以旁聽身份上課,并參加學習組織的學業能力考核。“每學期一次,如果進步顯著,或者差距在可控范圍內,是可以重新注冊學籍的。”
南林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稱,即便是受到紅色警示的學生,也并非將全部“推向社會”。學校將對其后進原因予以分析。“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所學專業興趣不大,或者確實學習吃力,與學習態度無關。”她介紹,對于這部分學生,學校開放其轉專業路徑,除優勢專業外,可由其本人申請,轉到學習能夠跟上的專業繼續學業。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