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fā)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xiàn)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fā)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xiàn)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濟南市文化東路小學教師 李文燕
作為小學班主任,從最初的手忙腳亂到現(xiàn)在的從容應對,我的成長路上總有一本書在默默指引。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和《被討厭的勇氣》的故事。
書里有個特別有意思的場景讓我記到現(xiàn)在:女兒和媽媽吵架時電話突然響了,媽媽接起電話發(fā)現(xiàn)是老師,立刻換上溫和的語氣。可剛掛斷電話,她又立刻板起臉繼續(xù)訓女兒。這個場景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很多老師家長都會犯的"變臉"毛病。
剛當班主任時我也總控制不住脾氣。有次早讀課,小天和同桌因為橡皮吵得不可開交。還沒有詢問我已經(jīng)開始生氣了,而且這是經(jīng)常會發(fā)生的事情。在看《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時,一邊看一邊反思,其實孩子們需要的不是被批評教育,而是被聽見。
現(xiàn)在遇到問題,我會坐在孩子旁邊:“能和老師說說剛才怎么回事嗎?”就像書里說的,生氣其實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工具。當我不再急著發(fā)火,孩子們反而更愿意說實話。自從采用了這種方法,處理問題時更加高效,班級里的問題也越來越少。
王悅微老師書里寫的那些"很好很好的小孩",不正是眼前這些會搗蛋也會暖心的孩子嗎?有個家長曾跟我說:“李老師,我家孩子現(xiàn)在回家總說‘李老師教過,生氣時要先深呼吸’。”
原來我的改變,真的在影響這些小家伙。
看著孩子們從動不動就著急、發(fā)脾氣,到現(xiàn)在會自己說“老師我需要冷靜一下”,我忽然明白,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這本書教會我最重要的事,大概就是蹲下來看孩子的世界。
當我們摘掉“老師”的面具,用真實的樣子和孩子們相處,教育這件麻煩事,反而變得簡單又溫暖了。
來源:本文內(nèi)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wǎng)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聯(lián)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fā)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wǎng)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