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菏澤市曹縣大集鎮付海小學教師 徐冬冬
說來慚愧,自從走出高校的大門,我就再也沒有翻閱過《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到現在從教也有近十年了,在這期間遇到許多的問題,也有很多次想過再翻一翻,從中尋找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到最后卻都被自己以各種理由給拒絕了,憑著當初的那點印象和那點經驗來處理問題,當然問題是解決了,但效果卻沒有達到最佳。
正是今年被推薦為名師工程人選,我才再一次打開了這本書,讀著那些似曾相識的故事,我再一次被他的每一條給老師的建議所折服,再一次發出蘇霍姆林斯基不愧是世界教育名家的贊嘆。重讀這本書的過程,就是又一次不斷反思、學習和成長的旅程。
從教的這些年里,總是給自己找了很多不讀書的理由,重讀這本書,讓我再一次清楚了讀書的重要性,教師不僅要讀書,而且應該用終生的時間來讀書。
書中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老師,用每天不間斷地讀書這種方式,一輩子在備一節課讓我震撼。他的成功之處就在于他用了終生的時間堅持不懈地去準備每一節課,對每一件事情都是做到精益求精。他讓我對書中所提到的“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教科書里的知識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滄海一粟,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要多讀書,讀好書?!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苯處煹幕钏畯暮味鴣恚蔷褪遣粩嗟刈x書學習。
教師不僅自己要讀書,還要把每一位學生帶進書籍的世界,培養他們對書的酷愛。閱讀對于學生來說,絕不僅僅是獲取知識的一種手段,更是他們心靈成長的肥沃土壤。閱讀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能為他們打開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門,讓他們領略古今中外的智慧結晶,感受人性的光輝與復雜,體會世間萬物的奇妙與美好。
那些優美的文字、動人的故事、深刻的哲理,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們的思維方式、情感態度和道德品質。特別是學困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閱讀,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閱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閱讀”就是轉化后進生的“良藥”。
學習應該和勞動相結合。我們現在的課堂大多是把孩子們的學習局限在了教室的四堵墻里,而蘇霍姆林斯基卻把孩子們帶到了大自然中去上課,讓他們到樹林、到田野、到小河,去觀察各種各樣的事物,讓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小組。他認為學習應該和勞動相結合,我們應該幫助學生動手去做某一件事,并且使雙手成為他智慧的老師。而現在我們的學生恐怕很多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勞動了,家庭的溺愛,環境的限制,使他們的雙手和大腦都悠閑得很。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的這種學習應該和勞動相結合的建議,值得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家長深思。
教師應該寫教師日記。蘇霍姆林斯基建議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寫日記。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連續寫了32年教師日記,這份堅持令我佩服。我想蘇霍姆林斯基的成功,與他堅持寫的教師日記是分不開的。教師日記并不是什么對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我們和學生之間每天發生的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把它記錄下來,就會收獲諸多的思考和啟迪,這些記錄也會成為思考與創造的源泉。
……
讀了這本書,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教育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領域,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層出不窮。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服務于教育事業。
品讀這本書,總給予人細致受用的溫暖指導力量。書中每一條建議既貼合一線教師教學實際,又富含高屋建瓴的教育智慧。使人每一次閱讀后,都會生出精神的明媚與心思的敞亮來。因此,該書是幫助教師生長教育智慧、厚積教育信仰的教育寶典,值得一讀、再讀、反復咀嚼和細品。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從這本書中汲取智慧,努力成為一名更優秀的教師。
讀書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修行。它讓我們在追求知識的路上不斷成長,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書是燈,讀書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了人生的船。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因為讀書,人生才更加精彩!
讓我們一起讀書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