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wǎng)上曝光了幾起青少年被霸凌事件,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
近日,網(wǎng)上曝光了幾起青少年被霸凌事件,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
山東臨沂,多名男生往一男生嘴里塞垃圾并對其拳打腳踢,用樹枝抽打以及辱罵。當?shù)毓脖硎荆蛉苏咭驯蛔カ@。
廣東揭陽,一名女孩被一群同齡男生圍堵在墻角,用繩子抽打和用腳踢踹。當?shù)嘏沙鏊?8日表示,對這一案件已處理完畢。
網(wǎng)傳視頻中施暴者的行為,讓人觸目驚心。
18日,山東聊城第九中學小學部的一名班主任東方老師,因擔心自己的班級發(fā)生霸凌事件,向全班放出“狠話”,自己對校園霸凌零容忍,不允許出現(xiàn)欺負別人的事情,“當你被別人欺負的時候,勇敢一點,大膽一點,不要選擇忍一時風平浪靜,有我在,你怕什么”。
東方老師表示,自己平時與學生接觸很多,教學經(jīng)驗相對比較豐富。在課堂上,她教給學生們,一旦遭遇霸凌時,要挺直腰桿,大聲說:“不要這樣做,讓我很不舒服。”
她的這番話給足了學生們底氣,問及是否相信自己時,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相信你!”
這位老師的做法,贏得了眾多網(wǎng)友的點贊:“好老師是學生的后盾”“一起抵制校園霸凌”。
有同樣作為老師的網(wǎng)友,表示自己也在班級里講過類似的話。
還有網(wǎng)友表示:“抵制校園霸凌,不僅需要老師的努力,更需要制度的保護”。
01
“霸凌”,是指侵略性的、反復的、力量懸殊的行為,不是小孩間的“玩笑”“惡作劇”“淘氣”。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將其定義為“同伴間的暴力”,包括在身體、言語、人際關系等方面對被欺凌者造成傷害。
冷漠,是霸凌的幫兇;縱容,是施暴者的庇護所。學生遭遇霸凌行為時,若周圍的人能夠及時施以援助,就可能改寫故事的結局。東方老師的鼓勵,或許就能避免霸凌的發(fā)生。
面對屢屢發(fā)生校園霸凌事件,家長、孩子、學校應該怎么做?
正當反抗
首先,要教導孩子學會反抗,大聲呼救和進行身體上的反抗。同時,要讓孩子及時告訴老師和家長自己受到的霸凌行為,嚴重時請求警方介入。
安撫情緒
當孩子遭遇到校園霸凌事件,家長和老師要第一時間安撫孩子的情緒。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情緒、行為方面的異常,很可能是創(chuàng)傷后應激反應,要盡快尋求專業(yè)的心理輔導和心理危機干預。
注重人格發(fā)展
校園霸凌事件的不良后果在于,不只是被霸凌者會受到身心創(chuàng)傷,對霸凌者的人格發(fā)育也有負面作用。正在成長發(fā)育中的青少年,人格發(fā)育并不完善,家長和老師要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否則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合理解決矛盾沖突
校園霸凌往往具有細微化的特點,學生間的矛盾、沖突不是一天發(fā)生的,是逐漸積累形成的。老師、家長不能忽略孩子之間的小矛盾,應當引導孩子正確地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合理解決矛盾沖突。
02
應對校園暴力,除了引導外,我們也需要法律的保護,讓慘劇不再發(fā)生。
部分與校園霸凌有關的法律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jié)惡劣,經(jīng)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履行下列監(jiān)護職責:
(二)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情感需求;
(三)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遵紀守法、勤儉節(jié)約,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九)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并進行合理管教。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
學校對學生欺凌行為應當立即制止,通知實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參與欺凌行為的認定和處理;對相關未成年學生及時給予心理輔導、教育和引導;對相關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給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導。
對實施欺凌的未成年學生,學校應當根據(jù)欺凌行為的性質和程度,依法加強管教。對嚴重的欺凌行為,學校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百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職責,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制度。學校應當加強日常安全管理,完善學生欺凌發(fā)現(xiàn)和處置的工作流程,嚴格排查并及時消除可能導致學生欺凌行為的各種隱患。
抵制霸凌行為
告訴孩子們
既不要做施暴者,也不要做受害者
向不法行為說“不”!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wǎng)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聯(lián)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fā)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wǎng)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