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將高校“雙一流”建設支持資金由原來的每年5億元增加到10億元,明確規定用于人才引進培養和團隊建設資金比例不得低于50%。
5月16日,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時代龍江人才振興60條》主題新聞發布會。黑龍江省科技廳黨組書記郭大春表示,政策明確重點支持建設四類平臺。其中,在人才培養上,將高校“雙一流”建設支持資金由原來的每年5億元增加到10億元。
郭大春介紹,黑龍江省擁有78所高校,106所技工院校,224家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站。為進一步增強這些平臺育才聚才作用,在原有支持政策的基礎上,重點圍繞三方面加大支持。
其中,圍繞支持“雙一流”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堅持“財為才用”,將高校“雙一流”建設支持資金由原來的每年5億元增加到10億元,明確規定用于人才引進培養和團隊建設資金比例不得低于50%,加快高校從以硬件和空間建設為主的外延式發展,向以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轉變。
圍繞服務產業發展需求,首批支持建設30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給予每個學院最高200萬元獎補資金,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增加專項資金額度,加大對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工院校發展和“政校企”技能人才培養聯盟建設的扶持力度,對于新認定的世界技能大賽國家級項目集訓基地,給予500萬元資金支持,對于新建立的國家級和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分別給予500萬元和300萬元的補助。
對于每年為省內企業輸送高級工100人以上的技工院校,省財政按照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獎勵,推動技工教育在專業設置、師資培訓、實訓場地建設、實訓設備配置等方面向新興產業拓展轉型。
另外,加大對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站、創新基地的資助,支持企事業單位設立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站,將補助的范圍由原來的“科技型企業、產業園”擴大到全部“企事業單位”,上調補助金額至50萬元,對于省級新設立的創新實踐基地,給予30萬元的經費支持,多措并舉,調動各方力量為博士、博士后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提供載體平臺。
在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上,郭大春表示,將加大政策扶持,賦予平臺自主權。突破現行政策關于科技創新平臺申報項目和引進人才須依托所在高校、院所等科研單位的限制,針對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單列指標,給予專項支持,省級及以上創新平臺可不受身份、年齡、學歷、崗位結構比例等條件限制,直接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