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正在推進“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和學生自主學習平臺“青梨派”建設,將依據這兩個平臺打造“大思政課”信息化系統。
思政課建設也在向信息化邁進。3月17日記者從教育部發布會上獲悉,教育部正在推進“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和學生自主學習平臺“青梨派”建設,將依據這兩個平臺打造“大思政課”信息化系統。
打造思政課備課“中央廚房”
“通過信息化的手段整體提升思政課的教學效果,這是大勢所趨,也是必由之路。”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徐青森指出,目前正在依托北京市思政課高精尖中心和中國人民大學,推進建設“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
“可以說它是一個思政課備課的‘大超市’,也可以說是全國思政課教師備課的‘中央廚房’。”徐青森稱,將以這個平臺為核心,向全國思政課教師提供包括教案、課件、講義、案例等優質教學資源。
教育部組織全國8個思政課分課程建設教學創新中心,與各教指委合作,分課程、分專題地開發建設教學案例庫、素材庫和問題庫,為“中央廚房”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王易指出,當前該集體備課平臺上,有300多萬條文獻資源、4萬余冊電子圖書、5000多個微視頻,“集體備課平臺現在變成了全國思政課老師的‘加油站’,變成了備課的‘充電寶’。”
王易舉例稱,2020年夏天打造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的一體化教學資源,現在供北京60余萬大學生同時在線使用,并逐漸向全國推廣;疫情期間制作的疫情防控系列公開課“在經歷中學習”“在比較中學習”“在反思中學習”,當前在線瀏覽量已經高達2000萬人次。
“青梨派”平臺將逐步向全國推廣
徐青森表示,教育部正在與上海“易班”平臺合作,推動面向學生自主學習的“青梨派”平臺建設。
目前上海市推廣使用的“易班”平臺已經覆蓋全國1700多所高校,大學生實名注冊用戶達到3000萬人,日均活躍用戶超過百萬人次。
為什么把這個平臺命名為“青梨派”?徐青森解釋稱,這是取了“青年理論學習”的諧音,同時化用了毛澤東同志在《實踐論》中的名言:“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
未來,“青梨派”平臺一方面將把優質的課程資源提供給學生,另一方面,也鼓勵學生自主地創作和制作微電影、動漫、音樂等網絡作品,上傳到平臺上進行發布和互動。同時教育部還在探索把這些成果發布和展示交流,與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教師評價考核等聯動起來。
據悉,目前“青梨派”已在三個省市和六所高校開展了試點,教育部將根據進展情況,有序擴大試點的覆蓋面,逐步向全國推廣。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