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央美術學院獲悉,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提交了“關于加強科技藝術學科建設、推動科技藝術發展的提案”。
記者從中央美術學院獲悉,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提交了“關于加強科技藝術學科建設、推動科技藝術發展的提案”。在提案中,他建議加大對藝術院校科技藝術專業的支持力度,擴大科技藝術的高層次人才培養。
范迪安在提案中指出,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對藝術的影響和支持日趨明顯,科技與藝術的交叉融合成為必然趨勢。
近年來,我國的科技藝術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例如在舉世矚目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閉幕式上,科技與藝術創意的結合盛開出令人驚艷的花朵。表演與圖像的有機結合,具象的造型與抽象的圖形疊映幻化,平面的圖案與立體的形象穿插交融,都展現出科技與藝術融合的獨特魅力。科技和藝術融合的各類創作作品與設計產品日益走向社會生活,產生了巨大的文化和經濟效益。
從全球范圍看,科技藝術已成為藝術教育發展的新的增長點,世界各地的科技院校紛紛加大了藝術教育的力度,并與藝術院校展開聯合課題,藝術院校也積極推動數字技術、人工智能、互聯網與藝術創意的融合,通過跨學科跨專業的教學方式培養新型人才。
“我國科技藝術方興未艾,與世界處于同步發展的態勢,現在需要把握機遇,加大力度推動科技藝術學科建設,培養創新人才,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撐。”范迪安在提案中提到。
為此,他建議,加大對藝術院校科技藝術專業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高等美術學府科技藝術學科整體規劃和人才培養模式建設,盡快形成立足前沿的教材和課程,促成國內更多院校開展科技藝術教育。
同時,擴大科技藝術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建議在重點美術院校設立科技藝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由科學家與藝術家共同領導實驗課題,以此為平臺推動教學和研究的開展。將科技藝術方向納入“國家關鍵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招生計劃”支持范圍,吸引海外院校就讀相關領域的碩博士畢業生回國開展研究工作,豐富學生學科背景,推動顛覆性創新和原始性創新。
鼓勵人才培養上的制度創新。推動藝術院校與科技院校、科研機構之間的聯合培養,讓科技院校的師生在直接參與科技藝術聯合研創的過程中獲得想象力洗禮,實現藝術思維對科技創新的反向激發。
另外,他還建議促成各地科技館的藝術化。范迪安認為,我國各地的科技館和科普大篷車等科普活動已經較為成熟,大多數表現出融合藝術、增強互動性趣味性的強烈需求。建議鼓勵各地科技館轉化為科技藝術館,在準確普及科學知識的同時,展示科學之美和科技藝術融合的魅力,為全面提升公眾的科學和藝術素質貢獻力量。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