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一份偉大的事業。在特教園地里,有一群人用手語播種,用心血滋潤,用專業譜寫天籟,用愛心融化殘冰……哺育春日剛破土的幼苗,溫暖風雨下受傷的心靈,收獲秋后豐收的喜悅,贏得社會普遍的尊重。
在通州特教園地里有一群人,甘當春雨,潤物無聲;踏雪而來,播撒大愛。葛明麗老師就是其中一員,白晝與黑夜,春去又秋來,用無悔的青春,為折翅的天使撐起一片片愛的晴空……
“哎喲喂,格細滴子不丑啊,格么難的題目也會做啊?”同事們議論的是葛明麗班上的小D同學。題目其實也并不特別難,話語卻甜透了她的心田,思緒也由此飄蕩回去……
2014年9月,剛送走一屆畢業班,又沒有聾生招收計劃,學校便安排葛明麗轉崗接培智新生。招生會上,教導主任把一個營養不良、懵懂無知的“小蘿卜頭”帶到她面前,說:“這孩子八歲了,你考查一下能不能上一年級?”
啊?八歲?怎么看也就五六歲娃娃的樣子,點兒高的個子大大的頭,烏溜溜的眼睛里寫的全是茫然。那雙腳又奇小,看著也就一拃長。
看葛老師詫異的樣子,主任繼續說:“他前幾年都來過,什么都不懂,也不會說,又不會自理,便囑咐家長帶回去教些基本的生活常識再來報名。這不,今年又來了。你考查下孩子怎么樣?”
葛明麗一口應允。她知道沒有她,孩子還將是那樣;有了她和她的同事們,或許一切都會不一樣。
就這樣,小D入學了。最初,他學什么總是慢半拍,一味模仿,以為他智力遲緩伴隨語言障礙。不久,發現他原來是聽力障礙。知錯糾錯,葛老師在接下來的教學中便開始了聾培復式教學,一點一點帶他。
由于生活自理問題,小D八十幾歲的爺爺每天帶他坐公交上下學。刮風下雨,有人便對老人說,這么大雨,就別來了。老人說:“不行啊,孩子自己要來!”聽說這些情況,葛明麗心里一顫,考慮到孩子已逐步適應學校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她主動聯系總務部門幫他安排住宿。
這是小D的又一次成長,他開始住宿了。葛老師囑托高年級聾生在生活上教他帶他,宿管阿姨對這小不點兒也特別憐愛。
次年,學校聾部招生,葛明麗回到聾部帶新生,他又跟著她,正式開始正規的知識學習。短短兩年,他的成長是迅速的,由一無所知轉向名列前茅。
小D只是葛明麗諸多學生中的一個。她時常會與朋友分享冰心的這段感言:“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杖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傷。”
2016年通州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成立,為進一步關愛重度殘疾無法到校求學的特殊兒童,葛明麗和同事們開啟了艱難的送教之旅。
走進這些兒童家庭,有的常年臥床,大小便失禁,完全沒有生活自理能力;有的腦癱,腿腳不便,無法自理;也有的雖然智力正常,但由于脊柱手術,導致下身癱瘓,不能正常求學……
一年來,葛明麗堅持送教上門,路途的艱辛完全不在話下。
每次孩子們都翹首以盼,看到拎著教學具過來的葛老師,他們總是自豪地跟家長說:“我們老師來啦!”
葛明麗手把著手教孩子學習,帶領孩子認讀卡片,教授簡單的數學知識,訓練兒童感覺統合,就地取材,與孩子學習生活常識……
每次離開,有些臥床的孩子戀戀不舍地看著,輕輕說聲:“葛老師,再見!”有的孩子會自己駕著輪椅外出送別。
這些孩子中,有的會用微信,葛老師經常與他們在微信里教學、檢查自學進度。
本著“為每一個學生尋找合適的教育”的理念,在孩子們期盼的眼神中,她收獲了專屬于自己的感動,用一份真摯的愛點亮特殊兒童的心燈。
二十年前剛走上工作崗位的葛明麗便怯生生地問同事:“有沒有哪里可以義務獻血的?”同事詫異地看著她說:“傻丫頭,你怎么想獻血啊?”她淡淡地說:“沒什么,就覺得如果我的血對他人有用,那是一件幸福的事。”
不久,《獻血法》頒布,單位首次組織教工進行無償獻血。自此,她便開始了漫漫無償獻血生涯。一開始,總是每年兩次,期滿再獻。
2000年左右,通州血站員工在當時的《通州大眾》報上發了一篇關于葛明麗獻血的小報道,她并沒在意,只是默默無聞在平凡的特教崗位上。后來,一個親戚在報紙上看到新聞,忙轉告家人,囑她注意身體。她聽了笑了笑說:“按照科學的說法,人自身有造血功能,適量獻血對身體無害。我會注意身體的,謝謝關心!”
有時在獻血過程中,工作人員看到瘦弱的葛明麗總會說一句:“快稱一稱,有沒有九十斤?”“這么瘦,適當少獻一些吧!”
有時在醫院體檢時,護士看到她手臂上的針眼,總會會心一笑,說:“你是老獻血啊!”
2006年,區里組織教育系統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活動,葛明麗又是首批報名抽取血樣。在她心中,如果幸運能與別人配對成功,救人一命,也是一種緣分。
葛明麗作為紅十字志愿者,積極普及救護知識,開展應急救護培訓。
就這樣,葛明麗用愛與堅守抒寫著一個共產黨員的信念,先后被評為通州市無償獻血先進個人、造血干細胞骨髓捐獻志愿者、通州區優秀紅十字志愿者、全國無償獻血銅獎。
陸靈俊
通州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在葛明麗老師的個人臺簽上,赫然寫著:“當好老師,過簡單幸福的教育人生。”她二十多年的特教生涯,用自己的行動演繹愛的光芒。
曾經,她的教育理想就是當“好老師”,她是孩子們心中的好老師,潛心教學,真誠對待每一個特殊兒童,用嚴與愛構起他們的天。如今,她的教育理想是當好“老師”,老師這個稱謂,不止于來自于在校學生和家長,更多的是那許多送教上門學生的老師。當送教孩子驕傲地向家人說:“我的老師來了!”葛明麗心中的“老師”的分量越發重了。
使命在肩,她修實篤學。大愛在前,她戮力前行。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