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林業大學的學生金融反詐項目組調研團隊深入鹽城市射陽縣,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金融反詐專題調研。團隊發現,在電信詐騙防范意識顯著提升的背景下,金融詐騙識別能力仍存在認知盲區,金融反詐監管...
社區宣講、警銀政座談、入戶走訪……近日,南京林業大學的學生金融反詐項目組調研團隊深入鹽城市射陽縣,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金融反詐專題調研。團隊發現,在電信詐騙防范意識顯著提升的背景下,金融詐騙識別能力仍存在認知盲區,金融反詐監管亟需大力提升技術水平,需構建“科技+聯防”立體化防控體系。
“您了解區塊鏈、比特幣、以太幣嗎?”在鹽城市洋馬鎮黃海社區活動中心內,一堂別開生面的“金融安全課”吸引了二十余名居民,并有一名民警陪同參加。調研小組通過PPT宣講,發放宣傳手冊、案例講解等方式,系統解析“區塊鏈理財”“養老投資項目”等新型金融詐騙手段,重點提示“三不原則”:不輕信高息誘惑、不點擊陌生鏈接、不透露驗證信息。在宣講結束后,調研小隊向居民發放了金融反詐宣傳冊,并解答了他們提出的問題。
在隨后開展的入戶走訪中,獨居老人張阿姨向團隊講述親身經歷:“去年有人冒充銀行經理讓我轉賬‘驗證資產’,幸虧兒子及時攔下。”調研結果顯示,該社區60歲以上老人中,超四成曾遭遇金融詐騙話術試探,但僅12%能準確識別“高回報”“殺豬盤”等專業術語包裝的騙局。
在鹽城洋馬鎮派出所,反詐民警陳警官向團隊介紹了他們辦案中常見的詐騙手段和現有的判案手段。對于虛擬貨幣的金融詐騙,他表示有所了解,并說明這類詐騙呈現精準化、跨境化趨勢,而虛擬貨幣的匿名化特點使得辦案難度較大,并且現在沒有相應的檢測工具,如果有一種技術能夠幫他們檢測欺詐賬戶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辦案效率。
鎮政府綜合治理辦公室負責人介紹,按照“打防并重,防范為先”的原則,當地已建立“1+3+N”聯防機制:由鎮綜治中心統籌,公安、金融機構、村居網格員形成工作專班,通過反詐巡回宣講、“銀發課堂”專項培訓等方式進行反詐宣傳,并且推動鎮內群眾安裝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和“鹽之無詐”。今年以來,已組織集中宣傳10次,集中宣講2次。
調研小隊還前往鹽城射陽農村商業銀行(朝陽支行),工作人員向調研團隊介紹了該行采取“人防+技防”雙重保障,設立金融反詐宣傳角、開通“綠色止付通道”。在整個調研中發現,盡管大部分受訪者能識別傳統電信詐騙,但對虛擬貨幣、元宇宙投資等新興金融詐騙認知不足。對此,調研團隊負責人楊鎵駿同學表示:“我們要加強金融詐騙的宣傳力度,提高百姓對于金融詐騙的認知水平,還要深化區塊鏈溯源技術研究,特別是針對以太坊等匿名賬戶的解構算法,以技術手段守好百姓‘錢袋子’。”
隨著調研團隊將120余份《防范非法金融活動小課堂金融放貸》送入社區居民家中,這場“接地氣”的實踐活動畫上句號,但金融安全防線建設仍在持續。
通訊員 王磊 趙淑穎 尹申申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王麗麗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