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學四年‘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開闊眼界、豐富思想”“一戰成‘公’”“希望能考上研究生”……這是南京財經大學財政與稅務學院、藝術設計學院2022屆畢業生四年前寫給自己的信,對自己許下的承...
“希望大學四年‘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開闊眼界、豐富思想”“一戰成‘公’”“希望能考上研究生”……這是南京財經大學財政與稅務學院、藝術設計學院2022屆畢業生四年前寫給自己的信,對自己許下的承諾。畢業前夕,這些信又作為畢業禮物送回到他們手中。
“成年責任稅”→“畢業出發稅”
18年夏末的入學報到日,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財政與稅務學院和藝術設計學院的青澀學子們都給四年后的自己寫了一封信,寫下了面對嶄新大學生活的心愿。
藝術設計學院輔導員劉欣將同學們的信保存了四年,“入學時,要求同學們給四年后的自己寫一封信,是想讓他們好好規劃大學學習生活,畢業時檢驗成長與收獲,希望再回首時不留遺憾?!?/p>
提及四年大學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財政與稅務學院不少同學都不約而同地說起了2018年9月大一入學時,學院準備的“成年責任稅”完稅憑證。他們翻出當年的照片,那張大大的憑證上不僅有青春洋溢的笑顏,還有對自己許下的承諾。“自立自強”“誠實恭孝”“勤勉愛國”……這是師長對同學們的殷切希望,也是同學們對自身的無限期許。如今,在他們即將離開母校揚帆起航之際,學院又別出心裁地準備了“畢業出發稅”完稅憑證,圍繞“行動”與“未來”,展現了當代青年人的青春夢想,也寄予了對學子畢業后乘風破浪、書寫未來的鼓勵。以“成年稅”為伊始,以“畢業稅”為句點,整整四年光陰見證了這一屆畢業生巨大的成長與蛻變。
四年前的愿望實現了嗎?
“信中我所期盼的優秀獎學金、優秀班干部、優秀大學生、入黨……我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甚至比想象中更好。”動畫1802班匡淑娟在閱讀四年前給自己寫的信后感動又驚喜,“這份對自己的期許成為我大學四年的行動指南。我現在可以很自豪地給當年的自己回信:小匡!你沒有辜負自己的期待!”
“考上中央財經大學是我四年前立下的flag?!必斦?802班邵淑玲在校四年間,以實際行動向自己的理想沖刺,擔任校青志副主席,拿下國家獎學金,成為“南財好青年”,如今也以優異的成績上岸中央財經大學,實現了四年前的夢想。“在四年的成長里,很多心愿發生了改變,更多新的目標也樹立起來。”
“為班級服務,為同學服務”是環境1802班班長洪志廣同學入學時對自己的要求。四年前的他言語稚嫩,現在的他成熟且富有責任感,前不久帶領著環境1802班獲評江蘇省先進班集體,“回顧四年,有完成的目標,也有遺憾,但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不悔’就是給自己四年最好的交代。少年不懼歲月長,彼方尚有榮光在,祝18級畢業生畢業快樂!未來的日子過更有意義的生活吧!”
財政與稅務學院黨委副書記李慕原表示,有的同學得償所愿,也有同學留有遺憾,“沒關系,畢業不是追夢的結束,而是新旅程的序章,希望畢業生們秉承‘自謙 自信 務實 超越’的校訓精神,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不斷攀越高峰!”
來自輔導員的回信
收到信的同學發現,信封里不僅有自己的信,還有《來自欣姐一封信》:“很開心能和你們一起度過這難忘的四年時光,記得有人說過,人生就像一場盛大的筵席,再華麗的開場也有落幕的一天,開場的時候,我們抱怨演出太長,真的要落幕了,我們又開始傷感:這演出怎么這么快就結束了。四年,不長不短,時間改變著我們,或許,我們也改變著時間?!?/p>
劉欣在信中娓娓道來大學四年里與同學們的點點滴滴,“依然記得在見到你們之前,我將每一個名字對著照片看了一遍又一遍,開學第一天,當看到你們的第一眼就能準確叫出名字時,你們驚訝的表情讓我欣喜萬分。第一次一起過的中秋節、第一次一起支教……有緣與你們相遇,見證你們的故事,見證你們的成長,何其幸也?!?/p>
離別之際,劉欣也希望同學們給未來的自己寫信,與自我對話:“人生就是一道又一道選擇題,但不是任何時候都憑運氣去選去蒙的,當你還在為未來忐忑不安,還在挫折前苦苦掙扎,身陷迷茫不能自拔,不妨靜下心來,聽聽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想想五年后的自己會在哪里?從事著什么樣的職業?過著什么樣的生活?不管未來怎樣,希望你們在最美好的年紀里去看美好的風景,做美好的事情,有美好的回憶?!?/p>
通訊員 施衛娟 汪飛帆 張周馳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王菲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