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一場特別又浪漫的“婚禮”在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舉行,120對東大伉儷齊聚于此,有新婚不久的90后小夫妻,也有已經攜手走過50載恩愛如初的金婚夫妻,不同時代的東大伉儷故事,匯成一條浪漫而勵志的...
“何其有幸,能在母校尋得一生知己”。6月2日,一場特別又浪漫的“婚禮”在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舉行,120對東大伉儷齊聚于此,有新婚不久的90后小夫妻,也有已經攜手走過50載恩愛如初的金婚夫妻,不同時代的東大伉儷故事,匯成一條浪漫而勵志的時間長河,他們的感情從校服到婚紗,講述了在這座校園見證下的美好與甜蜜。
95后甜蜜夫妻,在母校見證下提前辦“婚禮”
戴上頭紗,整理好領結,在下午5:20這一有愛的時刻,一對對夫妻手挽著手,在入場音樂中幸福地走向“婚禮殿堂”,攜手對彼此、對母校的深情告白。他們還在母校的見證下為對方戴上“愛的胸針”,將愛意從指尖傳遞到對方的心房。
劉浩、武錫錦
“我們已經領證啦,打算在今年10月份辦婚禮。”這是一對結婚兩年的小夫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丈夫一直緊緊地牽著妻子的手,十分甜蜜。丈夫劉浩告訴記者,自己是東南大學博士生在讀,妻子武錫錦是東南大學2019屆碩士畢業生,到現在已經相戀6年。
當問及戀人是如何相識相愛時,劉浩害羞地表示,自己在本科期間就對妻子一見鐘情,當妻子進入東大就讀碩士研究生后,自己便下定決心要追隨妻子的腳步,“我們兩人在沒有確定關系前一直屬于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在我鼓起勇氣表白后,我們也順利地在一起啦,以后我們打算在南京定居。”劉浩表示,在母校120歲生日這年,自己和妻子有幸參加本次活動,既是向母校表白,也是提前在母校辦了場“婚禮”,很幸福。
還未領證的情侶,決定把校慶日作為結婚紀念日
“我們準備在6月6日當天領證,這對我們來說有著雙重意義,既是母校東南大學的120歲生日,也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做出這個特別決定的是張友虎和王茜夫婦,他們不僅在東大求學,畢業后也已回到東大工作。
記者了解到,這對90后夫妻已經相戀一年多,從相識到相愛,他們從未離開過這座校園。說起兩人的相愛經歷,也格外有意思,頗有“學霸風格”。在一次校園活動中,作為培訓教師的張友虎給王茜出了道題,他將自己的行走路線發給王茜,讓王茜計算出九龍湖校區的直徑,最后,“不服輸”的王茜算出了直徑,而這道題,也讓兩人打開心扉,走到了一起。王茜告訴記者,在看到母校征集東大伉儷的信息后,夫妻倆就立即報名參加,想在母校的見證下完成這場“婚禮”。“我們也在現場認識了許多前輩,也從前輩手中接過了東大千年古樹六朝松印章,我們會向前輩們學習,在今后的歲月里努力工作,相互扶持。” 張友虎和王茜夫婦說。
相伴50載的金婚夫婦,在母校見證下補辦了婚禮
在現場,有結婚不久的新婚夫妻,也有已經攜手走過50載恩愛如初的金婚夫妻。鄭月云和吳云貴都是東南大學1964級校友,2022年,他們迎來了金婚。他們說,回到母校,仿佛回到了青春歲月,感覺十分美好。
鄭月云、吳云貴
吳云貴告訴記者,自己和妻子在1972年結婚,那時生活艱苦,便沒有跟妻子舉辦婚禮,也沒有拍上一張婚紗照,只草草地發了喜糖,每每想起,都覺得很遺憾。在今年,東南大學迎來120歲生日,而自己和妻子也走到了50年金婚,這兩個有意義的日子交匯到了一起,作為東大校友的夫妻倆很是激動。
“沒想到在金婚這年,母校幫我們彌補了遺憾。”50年前沒有辦上的婚禮,50年后,在母校和眾多校友的見證下,補辦了婚禮,也拍下了許多婚紗照。歲月流轉,這份獨屬于東大人的愛情與浪漫永遠會傳承下去。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赟
見習記者 蘭倩怡
攝制 張思偉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