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由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濰坊學院承辦的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高校“十五五”時期發展戰略規劃編制理論與方法研討會在學校圖書館報告廳舉行。來自全國140余家高校、教育研...
4月19日,由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濰坊學院承辦的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高校“十五五”時期發展戰略規劃編制理論與方法研討會在學校圖書館報告廳舉行。來自全國140余家高校、教育研究機構、教育媒體等的400余名專家學者、教育行政部門代表及高校規劃編制負責人齊聚一堂,共謀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的高校高質量發展路徑。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原主任王立生,山東省教育廳(省委教育工委)二級巡視員管恩文,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羅公利教授,山東省教育廳原副廳長宋承祥,浙江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宣勇教授,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別敦榮教授,山東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曾憲文,學校黨委書記徐梅等出席,開幕式由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苗金春主持。
王立生指出,“十五五”發展規劃的編制是各高校的戰略機遇,應主動對接國家和地方戰略需求,打破體制機制壁壘,大力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實現教育對強國建設的支撐。
管恩文在講話中表示,期待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推動學界與業界的深度融合,將前瞻性研究成果轉化為指導全國高校規劃編制的科學指南,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堅實的方法論支撐。
羅公利指出,科學編制“十五五”規劃是落實黨中央教育強國戰略部署的關鍵舉措,要以規劃引領高校內涵式發展,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別敦榮表示,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劃的重要節點,規劃編制應從國家戰略全局出發,符合高校的特色定位,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發展體系。
徐梅表示,“十五五”時期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階段,與會領導、專家的前沿學術觀點和權威理論見解,將為高校規劃編制提供思想啟迪、路徑指引和破題良方。學校將以“鳶都人的熱情”和“濰院人的誠意”搭建高質量交流平臺,確保會議取得豐碩成果。
會議特邀國內高等教育領域權威專家作主旨報告。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周光禮教授以《面向2035:高校定位及其實現》為題,系統闡釋高校在國家戰略中的功能轉型;宣勇教授聚焦《高校的戰略定位:價值與特色》,強調差異化發展路徑;同濟大學蔡三發教授、廈門大學王樹濤教授分別從“教育強國與高校‘十五五’規劃管理”“大學競爭優勢塑造與規劃制定”角度提出方法論指導。華中科技大學陳廷柱教授、上海市教委楊頡教授和華東理工大學周玲教授等學者圍繞規劃編制的前沿理論與實踐經驗展開深度剖析,為高校提供多維參考。
高校發展戰略規劃案例分享環節匯聚多所院校實踐經驗。安陽師范學院校長孔國慶、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原黨委書記張竹筠、東華大學發展規劃處副處長王永林等專家,分別以地方高校發展路徑、規劃實施案例、行業特色大學轉型為主題,展示實踐探索成果。臨沂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刁玉柱、山東科技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王志崗等結合本校“十四五”規劃成效,為“十五五”戰略謀劃提供借鑒。學校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宋廣景立足學校應用型轉型實踐,分享規劃編制的區域示范經驗。
會議還舉辦了民辦高校“十五五”發展戰略規劃編制論壇,西京學院、安徽新華學院、西安歐亞學院代表聚焦民辦教育創新路徑,探討產教融合、治理優化等議題,為民辦高校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思路。
本次研討會立足國家戰略需求,融合學術前瞻性與實踐操作性,圍繞規劃編制的前沿理論與實踐經驗展開深度剖析,為高校規劃編制與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撐與實踐范式。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會議成果將為新時代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會議期間舉行了聘任儀式,聘任羅公利為濰坊學院教育發展研究院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聘任王立生、宣勇、楊同毅、周光禮、趙婷婷、王樹濤、周玲、王玲、張繼明為濰坊學院客座教授。
濰坊學院學校領導、中層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及規劃編制負責人等參加會議。會議在學校4號樓設置分會場,并同步線上直播,1.65萬人次線上參會。
(稿件來源:濰坊學院)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