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濟南市催馬小學教師 王婭萍
我從教六年,自認為有了一定的帶班經驗,可是這次遇到了一群“魔丸”。開學第一天,我們班“可愛的孩子們”便給了我一個下馬威,他們的紀律特別亂且軟硬不吃。干不完的工作,處理不完的小事,各種五花八門的問題,撲面而來,令我身心俱疲。
而我發現隔壁李老師班的孩子不但守紀律,而且學習習慣特別好。我向李老師請教究竟是用什么樣的魔法,才能幫助孩子們變得那么優秀。她向我推薦了一本書——《正面管教》。該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為、認知、教育等方面的經典理論,使我受益匪淺。
書中最讓我感同身受的一句話就是:“我們究竟從哪里得到這么一個荒誕的觀點,認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覺更糟?”就像我打算用下馬威樹立威信時,結果卻是一塌糊涂。孩子違反紀律時嚴厲地訓斥,他們只是表面上聽話了,而實際心里很不服氣。
我們班小澤同學,是一個令人都頭疼的孩子,學校的所有紀律要求,他都得去違反,一開始我很生氣地批評他,一遍遍地給他講大道理,但我發現這樣雖然能暫時制止他的不良行為,但是卻不能永久性地解決問題。
他是一個很聰明的小男孩,但是對學習沒有任何興趣,上課不認真聽講,完成家庭作業很困難。甚至有一次因為不認真寫作業被爸爸打得鼻青臉腫,但是我發現孩子的作業質量并沒有提高,反而變得更消極了,對待任何事情都沒有熱情,親子關系達到冰點。我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為了幫助小澤走出困境我該做些什么呢?我從書中尋找答案。
書中第7章講述道:“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孩子的感受力強,但表達能力卻弱。當出現問題時需要老師和家長認真解讀,于是我嘗試著跟孩子溝通,孩子得到鼓勵后告訴我,他覺得所有的人都不喜歡自己,這件事正好解釋了書中的一句話“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
他的家長用揍孩子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就能證明他們不愛孩子嗎?當然不是,他們很愛自己的孩子,只是表達愛的方式存在問題。所以我及時跟家長溝通,最后我們達成共識,我們要經常向孩子展示我們的愛。因為真誠的愛可以讓孩子感受到鼓勵。在班級全員擔當中他負責開關多媒體,統計作業上交情況,每次他都完成得不錯,我也從不吝嗇贊美的語言。
漸漸地,我發現他臉上有了笑容,對待班級工作變得很有熱情。我經常在他的作業中加一張小紙條,著重表現了其實我內心有多喜歡他,“你的字寫得越來越有進步了。今天又比昨天好了一些。”和他聊天時告訴他,你很聰明很陽光,相信你一定會變成一個很棒的孩子。給家長的建議是,給孩子制定作業計劃,每項計劃完成后都會獲得代幣獎勵,積攢到一定的數量之后可以兌換獎品,并且參加親子活動(例如同讀一本書,晚飯后一起鍛煉身體)等。
時間不長,小澤同學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上課聽講認真了,回答問題積極了,作業質量明顯提高了。有時候他會主動找我聊天,講一講他和同學之間有趣的事情。我想,正是這本書還給我一個優秀的孩子,一個得力的助手。
班內也有被家長驕縱的孩子,時間長了,孩子身上懶惰、自私的壞習慣越來越明顯,我也從書中找到了對待這類孩子的好辦法,我將這本書推薦給我們班的家長。我經常和他們在班級群里討論管教孩子的技巧。
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我明白了,教育孩子需要忍讓,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尊重。對待孩子的錯誤,我們不能一味地生氣。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找出犯錯誤的原因至關重要。在教育犯錯誤的孩子時候,我們要堅持有錯必改的原則,不能驕縱他們,不然會積少成多,錯上加錯。
在以后的教學之路上,我會以心平氣和的態度對待發生的事情,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換位思考、尊重孩子。相信在這本書的指導下,我和孩子們的相處一定會充滿愛和快樂,使我在教師道路上始終溫柔而堅定地走下去。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