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鄉村振興“組團式”幫扶甘肅省積石山縣教師團隊的林海老師為積石山縣大墩峽景區拍攝的一段英語宣傳視頻引發關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玉芹 實習生 張冉
近日,濟南市鄉村振興“組團式”幫扶甘肅省積石山縣教師團隊的林海老師為積石山縣大墩峽景區拍攝的一段英語宣傳視頻引發關注。
林海來自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是一位英語教師,2024年2月響應國家號召,作為濟南市鄉村振興“組團式”幫扶甘肅省積石山縣教師團隊的一員到積石中學支教。
視頻截圖
遠赴邊遠地區幫扶支教
“這個視頻是積石山縣委宣傳部打造積石山縣旅游‘六張特色名片’項目的內容之一,是關于大墩峽景區的介紹。因為要求用英語介紹,縣委宣傳部就請積石中學的董洪海校長推薦一位英語老師來完成這個工作,董校長就推薦了我。”林海告訴記者。
林海,是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英語教研組的一名教師。2024年2月,他響應國家號召,作為濟南市鄉村振興“組團式”幫扶甘肅省積石山縣教師團隊的一員,遠赴正處在震后重建的國家四類艱苦邊遠地區——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積石中學,積極投身幫扶支教最前線。
積石中學位于一個比較偏遠的小縣城,在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匯處,平均海拔2700米。面對單程3小時的山路車程、長達5個月的嚴寒氣候,林海不僅沒有退縮,甚至在抵達當天就投入到鏟冰除雪的工作中,迅速融入當地教師隊伍。林海告訴記者,相較于他在濟南就職的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而言,積石中學的硬件設施比較落后。“不過,經過上一批幫扶校長和教師的努力,學校已經更換了新的課桌椅,還安裝了護眼燈。”他開心地說,“學校還新建了兩個聽力教室和一個錄播教室等,硬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用愛澆灌西北的花朵
一年多來,林海和支教團隊牢記使命、恪盡職守,在偏遠的積石中學,用心用情書寫新時代“魯甘協作”的動人故事。
“從2024年2月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最初的時候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尤其是英語,很多學生26個英文字母都寫不全,但學生們對幫扶教師非常尊重,也非常熱情。”林海告訴記者,經過一年的幫扶工作,他所帶的兩個班,英語成績都有了明顯提高。“在剛剛結束的甘肅省一診考試中,對比一年前的成績,班級平均分提高了16分,有十多位同學的成績從60多分已經提高到90分以上。”談到學生們的進步,林海言語間難掩喜悅。
據介紹,幫扶期間,支教團隊全身心投入在積石中學學科教研和畢業年級一線。他們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更關心學生們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林海獲評臨夏州幫扶教師優質課二等獎、積石中學優秀德育輔導員等表彰。
作為政教處主任,林海組織并主持了家委會會議、德育研討會等活動。“我們組團幫扶教師的目的不只是讓學生學會解題,提高高考分數,更要讓他們學會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成為一個有責任感和同理心的人。”林海說。
長效幫扶,助鋪求學路
支教一年多以來,林海真正了解了西北地區基礎教育的現狀。他逐漸認識到教育組團幫扶工作的必要性。“教育組團幫扶的意義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價值觀的塑造和人格的培養。”他同時也深切感受到了積石中學的領導和老師們對提升教育質量的渴望、對教育事業無怨無悔的付出,以及學生們對知識純真的渴望。林海說,“這些都讓我覺得我的幫扶工作很有意義,我也愿意盡我所能去幫助這里的孩子們”。
目前,林海為期一年半的幫扶支教只剩最后半年了。談及“希望自己為積石做些什么”,林海說,“我會再多努力一點,再多付出一點,再多愛學生一點。”他說,“我能做的就是一位人民教師必須要做的普通與平凡、簡單與細小的工作。”他現在帶的是高三年級正處于高考沖刺的最關鍵時刻,他希望自己盡最大努力抓好英語備考工作,“不讓任何一位學生掉隊,努力提高每位學生的英語成績,助力他們實現自己的大學夢”。
作為教研組長,接下來,林海想抓好集體教研,將濟南市和山東師大附中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做法植入積石中學教師的課堂里,“培養一批青年教師,傳好教育幫扶‘接力棒’,打造一批‘帶不走’的高質量師資隊伍,保障幫扶出實效、保長效。”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