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小學正式成為北京科學中心館校合作科學教育創新實踐校。
新學期新氣象。9月1日,北京全市中小學校開啟秋季新學期,不少學校的開學典禮“科技范兒”十足:中國農業科學院附屬小學學生現場展示自己的科技作品;海淀區民族小學正式成立了少年科創學院;翠微小學則成立了“翠微小學科技教育發展委員會”,和友鄰單位一起營造共育共贏的良好教育生態。
民族小學:正式成立少年科創學院
上午8點30分,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典禮暨科技節啟動儀式正式舉行。在家長和老師們共同撐起的“愛心傘”下,該校一年級新生們邁著整齊的步伐步入會場。記者了解到,“愛心傘”由學校美術老師帶領高年級學生親手繪制,飽含學校全體師生對新生們滿滿的愛意和祝福。
學生們走過紅毯步入會場。學校供圖
開學典禮上,科技老師們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科技表演秀,現場呈現了液氮風暴、空氣炮、大象牙膏、火焰手等節目。充滿科學奧秘的表演,讓孩子們感到新奇好玩的同時,更讓他們了解到科學并不遙遠深奧,科學是蘊藏在生活中的有趣學科。
與此同時,該校還邀請了中國著名稀土冶煉分離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小衛為同學們帶來了開學第一課。黃小衛致力于研究稀土資源開發已有40余年,在稀土資源提取等領域取得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她攻堅克難、不斷探索創新,攻破了系列稀土冶金工藝技術難題,開發出系列重大創新成果,引領稀土工業綠色發展。同學們在她的講述中感悟到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民族小學學生在老師的歡迎下進入校園。學校供圖
當天,民族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丁鳳良也為學生們送上了新學期的祝福,他勉勵同學們以科學家為榜樣,用實際行動傳承、踐行科學家精神。他寄語學生們要永葆一顆愛國之心,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自覺把奮進的腳步與國家發展的脈搏同頻共振;永葆一顆好奇之心,保持對事物認知的熱情,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版圖;永葆一顆探索之心,知行合一,銳意創新,努力開啟通往新發現的大門;永葆一顆團結之心,學會合作、善于合作,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記者了解到,當天,助力學校科技教育工作,北京科學中心與民族小學開展館校合作項目并簽署館校合作協議,民族小學正式成為北京科學中心館校合作科學教育創新實踐校。同時,民族小學“少年科創學院”也正式成立,未來將在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發明、動手實踐的能力上不斷努力,并為孩子們提供盡情探索科學奧秘的空間。
翠微小學:機器人迎生,成立“科技教育發展委員會”
白色的身體,圓圓的大眼睛,身上還有一個巨大的電子屏幕……9月1日早上,翠微小學校門口,機器人“小翠”和“小微”站在入學通道一側,迎接同學入校。將萌萌的外形和科技感結合在一起的機器人,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同學。
機器人(右)與進校的學生們打招呼。學校供圖
在當天的開學典禮上,機器人“小翠”和“小微”帶來的舞蹈表演更是掀起了小高潮。在場的師生目不轉睛地欣賞機器人的舞姿,感受它們科技感十足的舞步,場上不時響起陣陣掌聲。
翠微小學的開學典禮上,機器人表演引來學生的關注。學校供圖
記者了解到,開學典禮上,翠微小學還展示了暑期項目學習、社團特色課程和學校科技類競賽方面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豐富學校科技教育,學校成立了“翠微小學科技教育發展委員會”,將在今后的科技教育中更好地發動家庭、社會力量,挖掘豐富資源,為學生們的科技教育助力。
當天,翠微小學教育集團黨委書記、校長張國立為學校全體同學送上新學期的寄語,并提出新的希望要求,學生們要做有責任感的人,學會對自己負責;對班級負責;對學校、對社會負責;對家庭負責。
同時,要做會學習、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張國立表示,學校為同學們開設了豐富的五育并舉的課程,例如在“旅游”為研究主題的項目學習中,同學們可以通過走更多的路、接觸更多的事物,激發出更強的學習動力,“我們提倡不斷超越,追求卓越的學習精神,我們倡導創新的學習態度和善思善學的學習能力。”
此外,張國立要求學生做擁有良好習慣、珍愛生命的人,“要樹立安全意識,聽從老師的教導,時時刻刻切實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能力,高度關注自己的生命安全。”
中國農業科學院附屬小學:現場分享科技類競賽獲獎作品
牽著老師的手,在大哥哥大姐姐的歡迎中,1032名一年級新生正式成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附屬小學的一員。9月1日,該校舉行了以“新起點 新力量”為主題的開學典禮,學生上臺分享在科技類競賽中的獲獎作品,同時還邀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為學生們講述科研故事。
農科院附小迎來1032名一年級新生。學校供圖
據悉,一直以來,農科院附小教育集團不斷加強科學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合作能力,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在當天的開學典禮上,該校學生走上舞臺,向全校師生進行分享。比如,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王梓同向大家介紹他的參賽作品——冥王星火箭發射中心;全國氣象播報秀小學組二等獎獲獎者楊怡秾介紹氣象小知識《水循環》;榮獲2023年世界機器人大賽錦標賽(北京)青少年機器人設計大賽Makex系列賽三等獎的李伯元講述他的參賽經歷和感悟。
獲獎學生在開學典禮上分享自己的科技作品。學校供圖
同時,學校還邀請了來自中國氣象學會、中國農業科學院和鋼鐵研究總院的專家學者,為學生們帶來精彩的科學現場課,鼓勵同學們用心學習科學,用知識和能力報效祖國。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