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青年說》欄目策劃推出“山東教育者手記”,為山東大中小學(幼兒園)校長和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分享教育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那些觸動到你的瞬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實習生 張曉文 策劃整理
編者按:即日起,《青年說》欄目策劃推出“山東教育者手記”,為山東大中小學(幼兒園)校長和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分享教育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那些觸動到你的瞬間。(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菏澤市曹縣第二初級中學小學部教師 韓迎春
新的學期,我又將擁抱一個新的班級。
剛拿到班級花名冊時,我的同事就湊過來用手指著雨晴的名字,帶著幾分同情和提醒低聲地說:“這孩子啊,學習習慣可讓人頭疼了。作業本像揉皺的草紙,字跡如同‘天書’,桌洞塞得像個雜貨鋪……上課從不抬頭,下課也沒人跟她玩。她就一個人待著,像活在自己的小星球里。唉,這學期,可有你忙的了......”其他幾位任課老師也紛紛點頭,話語里交織著些許無奈。我剛才還熱情滿滿,但同事們的話卻像根根小刺扎涼了我的心。我低頭搜尋著花名冊上那個普通又帶著點詩意的名字——“雨晴”,心中那份對新學生的滿懷期待多少摻雜了幾分疑慮。
開學第一天,我早早地來到教室,目光急切地尋找著雨晴。終于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我看到了她:一個瘦小的身軀裹在不合身的校服里,亂蓬蓬的頭發遮著額頭,小腦袋深深地垂著,仿佛要把自己藏起來。和其他同學相比,她顯得如此格格不入。那一刻,“問題學生”“習慣差”“沒人喜歡”這些標簽,像一層灰蒙蒙的霧,籠罩在那個小小的身影上。我的心,也跟著沉了一下。
面對這個孩子,我心中交織著復雜的情感:是放任不管,我們各自安好?還是用心栽培,等待花開呢?這時,我突然想起詩人席勒說的一句話:“你把希望的種子交給了大地,等待著春天的萌芽;你在時間的犁溝里播下智慧的種子,讓它悄悄開花。”是呀,我怎么能忍心放棄呢?我要迫切地走近這棵被遺忘在角落、似乎有些枯萎的“小樹苗”,用真誠和專業來為她“修枝剪葉”。為此,我專門翻閱了大量的教育類書籍,打算為雨晴量身打造一套符合她的學習計劃。
以愛滋養,培育習慣之芽
我深知習慣是基礎。第一次走近雨晴的座位,我沒有提學習,只是溫和地說:“雨晴,老師相信你是個愛干凈的孩子。老師和你一起把課桌整理一下,好嗎?”
她猛地抬頭,眼神中夾雜著一絲慌亂,滿是驚訝。
言語間,她的兩只手開始笨拙地、慢吞吞地收拾起那些揉成團的紙和散落的文具。我趕忙彎下腰和她一起整理起來,我們把廢紙丟進垃圾桶,然后我示范并指導她把書本按大小排列整齊。
“看,這樣的桌面多干凈啊!雨晴真棒,韓老師一教就學會了!”收拾完畢后,我立刻給予真誠的肯定。
第二天,當我再次走到她的身邊時,她桌面上的書本和鉛筆都擺放得整整齊齊,這令我驚喜萬分。我開心地給她豎起來一個大拇指,她看到后慢慢低下頭,露出來害羞的微笑。看來用心去愛真的可以改變學生,我也長舒了一口氣。
執光潤筆,勾勒花開之形
桌面干凈了,目標轉向書寫。第一次翻開雨晴的作業本,那歪斜扭曲的字跡便如潮水般漫上來。我瞬間感到頭大,越盯著她的作業本看,越覺得她的字體像狂風中亂舞的樹枝。
“既然都已經寫成這樣了,那就先從字體開始改變吧!”我默默給自己加油打氣。于是,我特意為她準備了一本嶄新的田字格本,并在封面上畫了一個大大的笑臉。
“雨晴,我們不著急寫多,每天就認真寫一行,一個字一個字的寫穩,好不好?”我握著她的小手,感受著她指尖的僵硬和微微的顫抖,一筆一畫地帶著她寫:“橫要平,豎要直,像小士兵站崗一樣。”
開始很艱難,寫幾個字就想放棄。但我堅持每天查看,哪怕只找到一個稍微端正的字,也會用紅筆圈出來。為此,我還為她設計了專屬的個性化評語——寫出漂亮的“月”字,就畫上彎彎的月亮并標注“嫦娥姐姐夸你啦”;卷面書寫整潔時,就畫上一顆小愛心并標注“送你一顆小紅心”。
這些帶著溫度的印記,漸漸讓她的筆跡不再那么潦草扭曲。雖然依然稚嫩,但能看到筆畫里開始有了“站穩”的力氣。
賞識催綻,點亮自信之花
有了干凈的習慣和初步的書寫基礎,我開始把目光轉向課堂。
在授課過程中,我會提問她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最初,她像受驚的小鹿,眼神躲閃。我用充滿期待的眼神看向她并引導同學們一起耐心地等,輕聲鼓勵:“沒關系,雨晴,老師相信你能回答出來,試試看?”
終于有一次,她的嘴唇囁嚅著,發出了幾乎聽不見的聲音。全班同學在我的示意下安靜下來,我走到她身邊,俯下身聽清楚,然后大聲復述并肯定:“雨晴說得很對!如果聲音再大一點點,讓全班同學都能聽到你的好想法,好嗎?”
那一次,她臉漲得通紅,但眼中第一次亮起了一簇小小的、名叫“勇氣”的火苗。我鼓勵她課間和同學一起玩簡單的游戲,哪怕只是站在旁邊看;表揚她任何微小的進步,一個淺淺的微笑,一次主動地撿拾垃圾。漸漸地,那層包裹著她的堅硬外殼,似乎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點點融化了。
改變不是一蹴而就,但雨晴的每一次進步都清晰可見。現在的雨晴不再是那個縮在角落、無人問津的“小可憐”,而是班集體中不可或缺的“開心果”!看著她像一棵終于找到陽光、努力伸展枝葉的小樹苗,正逐漸褪去枯黃,煥發出勃勃生機,我心中充滿了感動與釋然。
此刻,我深深領悟了教育的真諦:教育,不是粗暴的修剪,不是急躁的催生。它是去喚醒,喚醒那顆沉睡的、渴望被看見的心靈;它是去等待,用足夠的耐心,等待生命按照自己的節奏悄然拔節;它更是用一顆心,去貼近另一顆心,用真誠的關愛、堅定的信任和智慧的引導,為每一棵看似弱小的“樹苗”提供生長的土壤和陽光,然后,靜靜地等待花開。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