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寧夏戈壁的風機葉片攪動流云,將呼嘯的風轉化為綠電,當南海之濱的“綠氫”工廠為零碳鋼鐵注入氫動力——一場重塑人類未來的能源革命已席卷而至。這不僅是科技的勝利,更是中國兌現“2030碳達峰”承諾...
當寧夏戈壁的風機葉片攪動流云,將呼嘯的風轉化為綠電,當南海之濱的“綠氫”工廠為零碳鋼鐵注入氫動力——一場重塑人類未來的能源革命已席卷而至。這不僅是科技的勝利,更是中國兌現“2030碳達峰”承諾的基石工程。如果你曾追問:如何讓深埋的煤炭通過催化變身零碳甲醇?如何將荒漠烈日轉化為固態電池中的長效儲能?如何用海上風電合成驅動巨輪的綠色氨燃料?那么,能源化學工程正是你尋找的答案。這個專業如何解決這些關鍵挑戰?它具體學什么?前景如何?陽光高考采訪了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任樹行副教授,帶大家認識能源化學工程專業。
PART.01專業解析
能源化學工程——化工類專業的特色專業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是2010年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申報和審批工作的通知》中首批設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本科專業之一,屬于本科專業目錄中化工類專業的特色專業。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著眼于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新能源產業領域,旨在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的人才,滿足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求。
北京化工大學任樹行副教授介紹,能源化學工程專業主要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新能源產業開展研究,具體包括可再生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清潔煤技術、核能技術,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工業、建筑、交通體系,新能源汽車等,培養具備化工類專業背景,掌握新能源領域發展方向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本科階段課程設置各校有差別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往往開設在高校化工類專業所在的院系,如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西北大學化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能源化學工程專業本身屬于本科專業目錄中化工類專業的特色專業,因此本科階段的基礎類課程往往與所在院校化工類專業的課程接近,此外還開設針對于新能源產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主要的不同之處在于各院校根據自身特色所開設的專業核心課程。
比如,北京化工大學專業基礎課程有無機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化工熱力學、化工分離工程、能源化工安全與環保等;專業特色課程分為含碳能源清潔高效轉化和非含碳新能源開發與利用兩個課程群,包括能源化工工藝學、能源化工節能原理與技術、電化學基礎、化學電源、氫能與燃料電池等。
華南理工大學能源化學工程專業以工科數學、物理、工程和“四大化學”為主要基礎課程,核心課程設置兼顧化學工程和能源動力工程兩大學科交叉,又體現了重點發展的儲能專業特色,并通過高年級設置的相關專業課引導學生掌握“化石能源高效利用”和“新能源技術與應用”兩大專業發展方向。
PART.02專業與就業
能源是人類發展的基石,其低碳轉型關乎全球未來。化石能源推動工業文明的同時,也引發資源枯竭、氣候變化等問題,加快能源轉型、實現永續利用已成為國際共識。人工智能的崛起正深刻影響能源行業:一方面,全球數據中心擴張將持續推高電力需求;另一方面,AI技術為降低生產成本、提升能效和減少排放創造機遇,國際能源署署長稱其“正站在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技術革命前沿”。
《2025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指出,能源供需結構將更“綠”、韌性更強,天然氣與非化石能源供需增速遠超傳統能源。煉油規模增長接近尾聲,2025年煉油產能大體達到9.6億—9.7億噸/年的峰值水平。同時,中國化工市場運行壓力仍存,烯烴與芳烴產業鏈產能過剩,大宗化工品產能持續高位。2025年,創新將成為推動中國能源化工行業科技水平質的飛躍的第一動力,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依托,助力能源化工行業實現新的高質量發展,邁向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未來。
“能源化工行業正處在新能源開發及能源轉型的關鍵階段,亟待大批高素質專業人才滿足行業發展需求,而能源化學工程專業主要解決上述專門人才的培養問題,因此有著廣泛的發展前景。”任樹行副教授說。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就業前景廣闊且方向多元,主要覆蓋傳統能源領域、新能源領域、電力行業、環保領域、儲能材料領域、科研機構與高校、政府與環保組織等。具體就業方向如下:
傳統能源領域
石油化工行業,在石油煉制、天然氣處理等方向從事工藝設計、生產優化及技術開發。
煤化工行業,聚焦煤炭清潔轉化技術,如煤制油、煤制烯烴等項目的工藝設計與生產管理,推動高碳資源低碳化利用。
新能源與前沿技術領域
新能源技術研發:氫能與燃料電池,從事制氫技術、燃料電池材料開發;儲能技術,研發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材料,或設計儲能系統。如2025年工信部等八部委《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實現全鏈條國際競爭優勢,企業梯隊壯大,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在多元化技術路線推動下,急需技術研發、工程建設、安全管理及國際化四類人才支撐。
可再生能源轉化:參與生物質能轉化(生物乙醇、生物柴油)、太陽能燃料合成等技術開發等。
環保與可持續發展領域
污染控制與資源循環,負責工業廢水處理、廢氣脫硫脫硝、固廢資源化(如塑料化學回收)等環保工程。
碳管理技術,從事碳排放核算、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開發,或為政府、企業制定碳中和路徑,多見于咨詢機構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科研與教育領域
在高校與科研院所等機構從事能源材料、催化反應等基礎研究,或承擔教學工作,通常需碩士或博士學歷。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單位涵蓋大型國有企業(如國家能源集團、中石化等)、環保企事業單位、咨詢公司、工程公司、設計院、科研院所、高校等,主要從事生產運行、綜合管理、設計開發、咨詢培訓、科學研究等工作。
PART.03報考指南
七十余所院校開設能源化學工程專業
據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76所本科高校開設能源化學工程專業。由于新能源產業包含可再生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清潔煤技術、核能技術,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工業、建筑、交通體系,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因此各院校在培養方向和學習重點上會存在差異。
北京化工大學能源化學工程專業主要圍繞清潔煤技術、燃料電池、節能減排等方向,培養能夠在能源、環保、化工、教育等領域從事碳基能源低碳化利用、節能減排、新能源研發、產業支持、項目與企業綜合管理、科學研究與教書育人等工作的能源化工骨干和領軍人才,助力我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能源化學工程專業源于1953年學校建校時開設的“人造石油”專業,2019年成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1年成為首批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專業依托在能源化工領域關鍵催化劑和清潔油品生產工藝研發的重大科研成果,以“綠色低碳”和“智慧化工”為理念打造“能源高效清潔轉化”的專業特色,凝練能源催化和電化學工程兩個專業方向,培養能源低碳化利用和新能源開發的高素質能源化工科技人才和工程項目管理人才。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能源化學工程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煤及生物質清潔轉化及利用、能源環境催化、能源環境領域吸附功能材料及高品質產品回收利用、環境友好材料及凈水技術、新型儲能材料及新能源利用與化學轉化。
西北大學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設立于2010年,主要研究方向為煤化工、天然氣、石油化工、能源清潔轉化、新能源利用與化學轉化環境化工,以“煤和油”為特色,培養適應國內大型國有企業主導的能源市場發展需要的、具有從事能源化工領域的科研、生產、設計、技術和管理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報考需要注意選科要求和身體條件限制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屬于工科中的化工與制藥類,報考需要具備一定的高中物理和化學基礎,并對考生的身體條件有一定的限制。
不同院校對能源化學工程專業的選科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在報考時,考生要仔細查看院校的招生章程及選考科目要求,確保自己的選科符合要求。如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該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和化學。
身體條件限制: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對以顏色波長作為嚴格技術標準的化學類、化工與制藥類、藥學類等專業,患有輕度色覺異常(俗稱色弱)的考生,學校可不予錄取。所以,考生一定要看清招生章程或咨詢學校招辦,弄清楚學校對報考具體專業的相關要求。如北京化工大學2025年招生專業一覽表中顯示, 色弱、色盲、單色識別異常限報能源化學工程專業。
任樹行副教授表示,歡迎對新能源領域有興趣,未來有志于服務國家能源戰略重大需求的學生報考能源化學工程專業。他指出,在學習能源化學工程專業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挑戰是新能源領域知識的不斷更新迭代,建議在未來的學習中開拓國際視野,緊抓新能源領域發展前沿。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