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學路線的挖掘整理旨在引領全區教師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進一步轉變教育教學方式,向研究者學研究,向實踐者學實踐。
探尋“京西第一紅村”的紅色基因、體驗高山草甸的瑰麗風光、探尋京西古道的歷史足跡、領讀金頂妙峰的運動篇章……5月31日,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北京市門頭溝利用區域生態山水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和科技文旅資源等優勢,精心打造10條“星火少年”健康運動路線和66條“格致少年”精品研學路線,帶領孩子邁出教材“半步”,實現共同健康成長。
門頭溝發布的10條健康運動路線。受訪者供圖
10條健康運動路線全長在3至5.5公里左右,分別為馬欄紅色基因探尋路線、永定河綠色水岸路線、大臺京西古道路線、田莊京西星火路線、馬致遠故居詩詞探源路線、潭柘寺千年古剎路線、黃花梁高山草甸探秘路線、爨柏歷史遺跡探尋路線、梨園花谷生態農業路線、金頂妙峰盤山運動路線。
“比如在清水鎮上學的小朋友們,他們擁有獨特的資源,有大大的清水花谷,通過城鄉教育發展聯盟,城區的孩子們可以利用‘迷你學期’一整周的時間住在山里,與山區的小朋友們一起到清水花谷,記錄花谷里風吹過的聲音,耕作的聲音,拖拉機的聲音,鳥鳴的聲音。”門頭溝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區教委主任曹彥彥以其中一條研學路線為例說道,此次研學路線的集中發布就像是在挖掘教育“富礦”之后的一次集中展示推介,要使區域內的育人資源發揮其最大價值。
記者從門頭溝區教委獲悉,此次研學路線的挖掘整理旨在引領全區教師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進一步轉變教育教學方式,向研究者學研究,向實踐者學實踐,把區域生態、文化、科技等各類資源“富礦”,轉化為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案例庫、資源庫、問題庫、課題庫,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自2022年以來,北京市門頭溝區聚焦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對標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結合區域教育“小、散、異”的特點,成立“城鄉教育發展聯盟”和“小學校·好教育”發展聯盟,通過“迷你學期”研學實踐等舉措,實現了11對聯盟校學生雙向交流、共同編組,在完成國家課程的基礎上開展跨學科主題研學實踐,通過設置“小而精”的研究主題,引導學生走進綠水青山、置身田間地頭,在真實的生產生活情境中,開展合作探究,完成學習任務。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