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國兩會,教育都是全民關注的熱點話題,代表委員們也會提出大量與教育有關的建議和提案,今年也不例外。為進一步落實好“雙減”政策,代表委員們紛紛獻計獻策,探討如何減輕教師負擔。
每年全國兩會,教育都是全民關注的熱點話題,代表委員們也會提出大量與教育有關的建議和提案,今年也不例外。為進一步落實好“雙減”政策,代表委員們紛紛獻計獻策,探討如何減輕教師負擔。
教師減負并非一個新話題,但在“雙減”背景下,如何調整教師的身體負擔、心理負擔,讓教師們更快度過適應期,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全面落實“雙減”政策,各地紛紛響應,減負提質、減負增效、課后服務、延時服務、作業管理等措施隨之出臺。作為“雙減”政策落地過程中的基層執行者,教師承受的工作負擔明顯加重。
據《光明日報》調查顯示,“雙減”之后,有83.93%的老師認為工作量增加了,有77.3%的老師認為“工作壓力增大,職業幸福感降低”,高達90%的老師認為管理更加繁瑣了。民進中央在提案中指出,不少一線教師在崗時間達10-11個小時以上,較“雙減”政策前明顯延長。
解放孩子的前提是解放教師。切實給老師減負,無疑是深化“雙減”的當務之急。教師群體之所以普遍感到壓力山大,除了教書育人重任在肩之外,還要忙于很多教育教學之外的事情,尤其是形形色色的進校園活動。雖然已經歷過幾番整頓,可形式主義的進校園活動依然在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遺留。非必要、非教學任務進校園問題,給師生和家長增添了額外負擔,拉了“雙減”的后腿,亟待進一步清理。
令人無奈的是,舊的形式主義未除,新的形式主義又起。中央的意愿是減輕學校、教師、學生負擔,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各種開會宣傳研討、各種檢查展示,為證明減輕了負擔和應對檢查展示,老師要完成各種沒完沒了的表格、材料,簽署各種承諾書保證落實“雙減”政策,還要利用周末或者工作日的下班時間學習各種有關“雙減”政策的講座、文件,并寫心得體會……
有鑒于此,民進中央在擬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提交的《關于“雙減”背景下合理減輕教師負擔并提供有效激勵與保障的提案》中,建議相關部門合理減輕教師負擔并提供有效激勵與保障,包括充分利用社會優質資源,擴大課后服務供給;合理減輕教師工作負擔,做好心理疏導和減壓工作等舉措。全國人大代表馬恒燕則建議各地對教師額外付出的勞動給予相應的報酬,并根據教師工作成果加大激勵力度。
此外,還應該對照減負清單,堅決清理督導、檢查、評比、社會業務進校園、相關報表、抽調教師等行為,同時推動教師減負同優化教師資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等有機結合,健全教師減負長效機制。
為教師減負,落實“減法”的同時,還要做好“加法”,真心關愛教師。為此,有些地方出臺了相應的“減負增能”措施,比如采取彈性上下班制度、工作定時限量機制和工作積分制等,利用“錯峰編排”“自由午休”“時間銀行”等舉措,幫助教師靈活調配工作休息時間。
有的地方和學校還通過加強生活需求保障等讓教師“有溫暖”。比如學校對參與課后托管服務但有子女接送、看護困難的教師加大關愛,主動統籌組織接送、看護工作,設立教師子女活動室,開展看護、閱讀活動等。有的學校延長餐飲供應時間,為教師提供“平價暖心晚餐”,或特意給老師們準備半成品的“平價晚飯盒”,老師們回到家里,10分鐘就可以解決問題,一家人都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吃在胃里,暖在心里,讓老師不必為生活上的瑣事而分心。
教師的負擔是一個社會性問題,能否做好教師減負這道“加減題”,直接關系著“雙減”的成效和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期待兩會“好聲音”推進“雙減”深化落實,更期盼全社會共同發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