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江蘇各地教育部門迅速掀起學習熱潮,一起來看——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江蘇各地教育部門迅速掀起學習熱潮,一起來看——
南京市委教育工委召開
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會
為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安排部署,結合教育系統的學習實際,近日,南京市委教育工委舉行“學原文、談體會、謀發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中心組全體成員結合自身分工,分專題領讀黨的二十大報告原文,并就分管工作,談自身學習體會,提下一步工作舉措。
會議提出,要完整、準確、全面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師生員工全面學、系統學,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領會實質、把握要義,聯系實際、融會貫通,做到真學真懂、入腦入心、篤信篤行。中心組成員要帶頭示范、開展宣講,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下一階段,全市教育系統要認真落實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十項重點任務,各級黨組織要精心組織、周密部署。要針對教育系統黨員干部、教職員工、青年學生等不同群體的實際,采取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的宣講,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傳,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南京教育系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會議強調,要扎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見效。結合正在開展的教育調研月活動,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抓好當前各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聚焦社會關注、師生關切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要圍繞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總目標、總方向、總要求,針對教育改革發展的實際,進一步明確全市教育系統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方面的具體落實方案,把黨的二十大精神體現到做好今年各項工作和安排好今后教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之中。
泰州市:
全方面多舉措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連日來,泰州教育系統上下聯動,層層深入,以多種形式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迅速興起學習熱潮,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加快推進泰州教育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
在“入腦入心”上下功夫。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準確把握、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進一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更加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在“學深學透”上下功夫。全面系統學,堅持把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與學習大會系列講話、相關文件結合起來,全面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義、實踐要求,深入領會黨的創新理論,在學思踐悟中融會貫通、提高覺悟。分別召開了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和市委教育工委專題學習會,領導帶頭學,層層深入學,在泰州教育網站開辟“熱議黨的二十大”專欄,推動各地各校全方位、多角度開展宣傳宣講。
在“篤信篤行”上下功夫。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進行統合布篇、一體部署,強調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更加突出了教育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地位,極具戰略意義和深遠影響。泰州教育系統將切實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積極穩慎推進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改革,深刻認識和領會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把準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努力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教育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連云港市灌南縣:
召開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會
近日,連云港市灌南縣教育系統召開專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營造良好的學習宣傳氛圍。
會議指出,全縣教育系統要持續深化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以更飽滿的熱情投身工作當中,讓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全縣教育工作各方面。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
下階段,全縣教育系統將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下,持續加大投入,狠抓新建學校、擴建改造、整合重組“三項措施”,推進資源建設增學位;推行學校集團辦學、校長職級管理、教師縣管校聘“三項改革”,優化管理機制添活力;開展民辦學校規范發展、培訓機構整頓等,推進教育治理優環境;實施提優、補短、兜底“三項工程”,豐富發展內涵提質量;落實陽光招生、經濟困難家庭學生資助、課后延時服務“三項政策”,推進教育公平惠民生,努力推動全縣教育高質量發展。
來源:南京市教育局、泰州市教育局、連云港市教育局
編輯:陳舒媛、王筱
審核:謝雨辰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