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江蘇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階段“雙減”工作,推動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格局,江蘇省婦聯、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教育廳、新華報業傳媒...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江蘇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階段“雙減”工作,推動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格局,江蘇省婦聯、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教育廳、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于2022年初聯合啟動江蘇省“共話成長 共育新人”家校社協同行動,面向全省征集了一批“雙減”背景下的教子有方、家校合作、社區支持典型案例,推選出了江蘇百戶教子有方家庭、江蘇十佳教子有方家庭、江蘇十佳家校合作案例、江蘇十佳社區支持案例。
江蘇十佳教子有方家庭:
馮旭家庭(鎮江市)
“雙減”政策實施前,馮旭的孩子時常會抱怨小課太多,見孩子辛苦和煩惱,父母除了心疼,更多的是“沒法改變什么”的無力?!半p減”政策的實施,讓馮旭夫婦意識到改變的契機到來了,于是在營造家庭成長環境方面花了一番心思,創造讓孩子自主研學的機會,逐步引導孩子做學習的主人。
順著興趣點引發學習能力。孩子年幼時,馮旭就買很多繪本給她自由翻看,而不急著教她認識繪本上的字。孩子略大些,想讀內容更豐富的書時,便主動學了拼音。慢慢地,孩子認字數量不斷增加,閱讀速度也越來越快。有了這個教育經驗,“雙減”后,馮旭夫婦更是鼓勵孩子自在暢游書海。孩子多次在閱讀寫作比賽、市青少年日記大賽、市童話節文學類比賽中獲獎。
順著好奇心激發創新能力。爸爸平時喜歡琢磨電腦和微信小游戲,孩子受影響也好奇游戲程序的開發。馮旭夫婦便借機向孩子“推銷”編程,孩子由此開啟了“小碼農”生涯?!半p減”后孩子獨立完成了“溫度衣柜”編程作品,獲得第32屆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鎮江賽區一等獎。
順著現實問題促發思考能力。孩子困惑時,馮旭夫婦便培養她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疫情期間學校要求戴口罩,孩子說悶,馮旭夫婦就問她能否做出不悶的口罩。此后父女倆一起查閱資料,策劃設計,琢磨出能“呼吸”的口罩,獲得鎮江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
點評: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教育風格,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教育姿態。對于馮旭家庭,我們看到了教育姿態的輕盈與靈巧:父母本無意教孩子過早識字,但見孩子被繪本迷住,便堅持親子共讀,于是“小書蟲”“小作家”自然長成;父母見孩子好奇游戲程序,便借機打開編程世界的大門,于是“小碼農”的作品、獎品雙豐收;父母見孩子涌起奇思異想,又及時引導,于是“小發明家”橫空出世……在馮旭家庭的教育故事里,順勢而為的核心理念貫穿始終。這不僅是一份底氣和自信,更是一種信任和包容。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