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基金會宣布了2025年度“科學突破獎”獲獎名單,包括30名南京大學ATLAS團隊成員在內的研究人員共同榮獲2025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近日,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基金會宣布了2025年度“科學突破獎”獲獎名單,包括30名南京大學ATLAS團隊成員在內的研究人員共同榮獲2025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基礎物理學突破獎表彰了獲獎物理學家“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上對希格斯粒子性質的詳細測量研究確認了對稱性破缺產生質量的機制、發現新的強相互作用粒子、研究稀有過程和物質-反物質不對稱性、進行最短距離及最極端條件下的自然探索”。
2025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獲獎者們分別來自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四大實驗合作組——ATLAS、CMS、ALICE和LHCb實驗。在這四大實驗中,ATLAS和CMS合作組于2012年7月同時宣布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并持續深入研究其物理特性。ALICE實驗專注于研究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即一種宇宙大爆炸后最初幾微秒內存在的極端高溫高密物質形態。LHCb實驗則致力于探索物質與反物質的細微差異、基本對稱性破缺現象,以及由重輕夸克組成的復合粒子(強子)的復雜能譜。通過這些極其精密的實驗測量,LHC的四大實驗將基礎物理學研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據了解,南京大學作為ATLAS中國組創始單位于1998年加入ATLAS國際合作組后,在ATLAS實驗探測器建造、維護和運行及其升級改造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物理分析研究中,特別是在南京大學物理學院金山教授擔任首席科學家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南京大學ATLAS團隊在入選美國《物理》期刊評選的2018年物理學十大亮點成果“發現希格斯粒子與重夸克的耦合”和2022年物理學十大亮點成果“希格斯粒子性質詳細測量”兩項成果中都做出了長期和關鍵性的貢獻。2021年南京大學加入了王貽芳院士牽頭的基金委卓越研究群體項目(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金山教授作為骨干成員負責項目中的ATLAS物理研究部分。該項目的核心物理目標是希格斯粒子自耦合的測量,南京大學ATLAS團隊在相關研究中作出了主要貢獻。
南京大學ATLAS團隊獲獎人員名單(按字母順序):
Fabio Lucio Alves,Mohamad Kassem Ayoub,Yizhou Cai 蔡以周,Yimin Che 車軼旻,Shenjian Chen 陳申見,Huirun Chen 陳匯潤,Adelina D'onofrio ,Liangliang Han 韓亮亮,Xiaozhong Huang 黃曉忠,Zihang Jia 賈子航,Shan Jin 金山,Huanguo Li 李桓國,Yichen Li 李依宸,Yang Liu 劉洋,Antonio De Maria ,Tianjue Min 閔天覺,Xin Wang 王新,Chao Wang 王超,Wei Wang 王蔚,Yuhao Wang 王昱昊,Ligang Xia 夏力鋼,Zifeng Xu 許梓峰,Hanfei Ye 葉瀚非,Bowen Zhang 張博文,Huijun Zhang 張慧君,Rui Zhang 張瑞,Lei Zhang 張雷,Yixiang Zhang 張翼翔,Jinchao Zheng 鄭金超,Yong Zhou 周勇。
【關于“科學突破獎”】
“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在2012年設立,被譽為“科學界的奧斯卡獎·”,是全球獎金最高的科學獎項,旨在表彰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工作,并弘揚基礎研究對人類的重要性。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潘政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