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記者從南京郵電大學獲悉,從本學期開始,南京郵電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大一新生們陸續來到南京集成電路創新館,進行專業認知課程學習,種下創“芯”種子。
“讓我們共同開啟集成電路的科技創新之旅……”11月11日,記者從南京郵電大學獲悉,從本學期開始,南京郵電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大一新生們陸續來到南京集成電路創新館,進行專業認知課程學習,種下創“芯”種子。
學生在現場動手制作智能車
據悉,大一新生在這堂課上,圍繞集成電路的應用與效果、集成電路的生產技術和南京集成電路產業三大主題,通過新媒體深入了解芯片及其發展歷程,了解南京從電子工業中心演變為集成電路生產基地的工業歷史。
學生聆聽芯片企業介紹情況
授課教師張珺教授介紹,“在教學中,老師把實踐與思政兩個大課堂結合起來,帶領學生感受技術發展脈搏,深入了解科技前沿,點亮學生的‘芯’夢想,鼓勵學生立志創‘芯’,肩負起時代新人的使命擔當?!?/p>
“通過對芯片制造工藝的了解,我有了強烈的緊迫感,科技報國從當下開始?!毙芩闪謪⒂^學習后感觸頗深,他說,在未來的學習中,要潛心問學,刻苦鉆研,努力成為新時代的芯片人才,為國家高端芯片研發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儀式
記者了解到,南京郵電大學已與南京集成電路創新館共建實踐教學基地。這也是學校推進建師資、建教材、建課程、建場館和進培養方案、進理論課堂、進實踐基地“四建三進”的新成果,將思政教育和創新教育有機融合,將學校紅色基因中的首創精神、求變精神和革新精神融入創新教育,讓創新成為習慣,開辟了一條創新人才培養的“南郵道路”。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 赟
通訊員 安慧 趙雨晨 王宸文姬
校對 李?;?/p>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