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以紅色精神為“底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星火傳承”實踐團致力于尋訪抗美援朝老兵,挖掘老兵口述歷史的鮮活細節,弘揚抗美援朝精神。“青春喜迎二十大”實踐團沿著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的足跡,回顧江蘇省10年的發展和變遷,引導師生感受江蘇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奮斗歷程,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以專業知識為“本色”,科學啟蒙入腦入心。易思公益團隊赴儀征馬集街道社區希望實驗室組織開展了少兒科學啟蒙社會實踐活動,在少年兒童心中種下科學啟蒙的“種子”。該團隊已連續8年向偏遠鄉村少年兒童送去科學知識,建立了30個希望實驗室。
以非遺傳承為“特色”,文化追尋有聲有色。“押花制扇,細嗅非遺”團隊走進揚州卜楊社區開展了“繪團扇,送清涼”活動,和社區居民們體驗非遺藝術的魅力。“藝心遺藝”團隊走訪了揚州486非遺集聚區、博物館等地開展調研活動,原創了揚州文化IP“瓊花寶寶”“運河寶寶”形象。
以社會服務為“亮色”,鄉村振興用心用情。“東城‘西’助”團隊深入東臺市三倉鎮,深入到田間地頭開展社會實踐,化身“帶貨主播”銷售東臺西瓜,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VLOG”小分隊深入鄉村開啟“紀錄片”式VLOG逐夢之旅,尋找并記錄具有代表性的返鄉大學生創業故事,讓“短視頻+紀錄片”成為鄉村振興的“新農具”。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