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南京工業大學2022級新生報到的日子,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同學齊聚南工大,共同開啟自己的人生新階段。記者在報到現場采訪時發現,學校的迎新充滿了高科技色彩,學校甚至把實驗室“裝”進了學生的“...
9月3日是南京工業大學2022級新生報到的日子,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同學齊聚南工大,共同開啟自己的人生新階段。記者在報到現場采訪時發現,學校的迎新充滿了高科技色彩,學校甚至把實驗室“裝”進了學生的“口袋”。
“開學第一天,老師就把創新的種子裝進了我的‘口袋’”
“口袋實驗室?”在南工大電控學院迎新報到點,智能制造專業2022級新生肖嘉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當學長們把它們作為禮物交給每一位新生時,他更是興奮不已,打開禮品盒,一塊10cm*6cm的布滿電路端口的開發板映入眼簾,“乍一看,密密麻麻,再一聽介紹,只覺神通廣大。”
據南工大電控學院張印強副教授介紹,“口袋實驗室”是用STM32F411控制器芯片做成的一塊開發板,它可以配合溫濕度、霍爾、聲音檢測、心跳偵測、紅外避障、超聲測距、LED、繼電器等37種外圍設備,完成工業控制、物聯網監測等眾多功能。“有了這個‘口袋實驗室’,學生的很多課程和實驗,比如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嵌入式系統、智能儀器設計等,只要用線和傳感器連接起來,就可以隨時隨地把實驗做起來。”張印強說,“除此之外,大二大三時,學生還可以在此基礎上設計一些電路板,參加互聯網+、挑戰杯、智能車、機器人等一些專業競賽。”
“小身體、大智慧”,從一開始,這個小小的“口袋實驗室”就被寄予了“厚望”。“與其說它是一個實驗裝備,不如說它是配合課程教學的一個實驗設計,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南工大電控學院院長方志說,以前,大三的學生用“口袋實驗室”做一些實驗時,往往要向學院借用,常常還需兩人共用一個,不利于實驗的開展和人才的培養,“為了進一步培養創新型、實踐型人才,我們今年給每位新生定制并贈送了一個‘口袋實驗室’,基于口袋實驗室,我們將勞育教育、基礎實驗、專業實驗、綜合實訓、學科競賽、創業實踐等多個教學環節,融成一個以‘啟蒙、開放、創新’為主題的多層次一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
“報到前,竟然有學長在小程序里等著我”
在南京工業大學報到現場,有來自師長對未來的期許和祝福,還有來自學校事無巨細的前置關懷。為了讓每一位新生都能方便快捷地了解報到流程、熟知學校和專業等情況,南京工業大學學生工作處早早做足準備,給6700多名本科新生配備了一對一志愿服務學姐或學長。
開學一周前,南工大計算機學院計嵌2201班黃淇軒在“南工search”小程序上輸入自己的手機號,一對一志愿服務學長的姓名、手機號和QQ號便立馬彈了出來。“輔導員給我們推薦了這款小程序,我很快就找到了自己一對一的學長志愿服務者,張學長給我發了學校定位,幫我提前規劃了報到路線,還給我介紹了學院和專業,希望我以后也可以設計出這樣的小程序!” 黃淇軒興奮地說道。
新生害怕是詐騙號碼不敢接、看錯了表格中的信息找錯了對接學長、共用一張匯總表帶來了新生信息的泄露……在往年的迎新生工作中,南工大計算機學院的師生們常常會遇到這些“麻煩”,今年,他們想著能不能讓一對一服務更加便利、高效些。“結合計算機專業的優勢,我們就開發了一款志愿服務小程序——南工search。” 新生報到前10天,該校計算機學院計1907班靳修同學便馬不停蹄地投入到小程序的開發中,兩天不到,這款“一鍵直達”的一對一服務軟件就上線了,“志愿者輸入自己的信息即可查到服務新生的信息,新生輸入自己的信息即可查詢到志愿者的信息,參與了四年迎新,今年我終于發揮了專業優勢,幫了大家一把。”
“這樣的雙向查詢真是迎新‘利器’,溝通‘法寶’!”新生報到前一周內,該校計算機學院的志愿者們雖然每天收到新生們的電話和消息絡繹不絕,但他們覺得每件事的效率都很高,每件事都切實幫助到了新生。
通訊員 朱琳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視頻 校方提供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