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曉莊學院組織102支團隊,1613名學生奔赴各地區開展“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引領廣大學子在思想洗禮、實踐鍛造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實現了社會實踐“全員覆蓋、全程指導、全方位育人”的目...
南京曉莊學院組織102支團隊,1613名學生奔赴各地區開展“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引領廣大學子在思想洗禮、實踐鍛造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實現了社會實踐“全員覆蓋、全程指導、全方位育人”的目標。
青春賦能鄉村,教育筑夢成長。學校“曉電源”物理實踐團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與四川阿壩州馬爾康中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結對幫扶。“陶風徐來,潤教豐沛”實踐團在徐州師寨中學開展“走行知路,載教育行”主題教育。此外,“無邊界”教育實踐團、“曉·麥”關愛兒童支教團、“陶予支教團”等團隊都深入鄉村,以實際行動引領鄉村兒童全面發展。
挖掘紅色故事,賡續紅色血脈。為傳承紅色基因,相關學院結合學生專業特長優勢,成立了南京紅色遺址尋訪、紅色歌曲復現、紅色文獻整理、紅色經典誦讀、紅色書籍編撰等紅色文化實踐團隊,感召每一名青年學子了解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曉莊英烈精神宣講團隊匯集紅色書稿,傳承紅色傳統;雨花曉音實踐團組建合唱團,演唱紅色歌曲,用青春的聲音傳遞紅色精神;紅色記“譯”暑期實踐團通過收集整理烈士資料,在革命先輩事跡中堅定理想信念,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知識啟智增慧,科技助力振興。“乘風·追夢——童心向未來”鄉村教育關愛實踐團在引智、聚智、用智上精準發力,用人工智能技術為鄉村教育振興鑄魂。“胖胖熊”實踐團隊走進社區,積極探索產學研一體,為新時代曉莊教育添磚加瓦。“助企扶農”團隊為農民提供草莓栽培的關鍵技術的系統講析,在知行合一中助力農民增收。“太創未來”實踐團隊探索可降解塑料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的效用,實現技術創新與綠色低碳鄉村發展的深度融合。廣大學子在扶技的同時進行扶智,采取“互聯網+產銷”的方式、直播帶貨等方式,助力鄉村特色產業的發展與創新,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