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不僅是就業教育,更是職業品質教育和職業幸福教育。作為江蘇唯一一所以紡織服裝命名的高校,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通過融專業、文化、社團、雙創相結合,形成了常紡特有的美育塑人范式。近日...
職業教育不僅是就業教育,更是職業品質教育和職業幸福教育。作為江蘇唯一一所以紡織服裝命名的高校,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通過融專業、文化、社團、雙創相結合,形成了常紡特有的美育塑人范式。近日,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震宇接受了揚子晚報記者的專訪,就如何“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詳細介紹。
“8美3優” 提升學生審美素養
“我校是江蘇省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江蘇省示范性高職院校、江蘇省首批創業教育示范校,被譽為‘中國紡織服裝高等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全國家用紡織品設計師培訓基地’。” 張震宇介紹,學校“美育”是常紡的一大特色。學校在國內較早建立了美育教研室,配備美育專任教師,開設美育必修課(選修課)和常州大學城公共選修課,具有深厚的藝術底蘊和良好的人文生態,是常州科教城唯一一所人文素質培養實踐基地(授牌),最近還承辦了全國職業院校美育高峰論壇暨美育聯盟成立大會。
“我們學校概括起來有8美3優。”張震宇細數了“8美3優”的內容:園林式校園建構了環境之美,酒店級飲食掀起了舌尖之美,立德樹人孕育了真善之美,技藝融合創造了專業之美,工學結合凝練了教學之美,行動導向體現了知行之美,求真務實彰顯了管理之美,行業服務引領了時尚之美。
而“3優”則更加全面:就業優,多年來就業率均在98%以上,部分優秀畢業生月薪近萬元;升學優,學校與蘇州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財經大學等合作開辟了專升本通道;助學優,設有國家獎助學金、校友獎學金、企業獎學金等多種獎助學金,獎助學體系完善。
“技藝融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能夠將“紡織服裝”列入校名,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最王牌的專業自然便是紡織服裝了。張振宇告訴記者,不僅是紡織服裝,學校在理科、工科、文科、藝術四個學科版塊都有品牌專業。學校設有創意學院、紡織學院、服裝學院、機電學院、經貿學院等8個二級教學單位,擁有40多個專業。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倡導的“技藝融合”人才培養理念和“共創美麗、引領時尚”的校園品牌文化已深入人心。學校擁有3000多平米的文化傳承與創新中心,配備了專門崗位和工作人員,就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揚,美育工作的實施與推進,校園文化的建設與打造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實踐與探索。
“我們將美育納入十四五學校事業發展規劃,構建了學校美育課程體系,建構職業院校美育教學資源,聯合10多所院校共同撰寫職業院校《大學美育》教材。”張震宇介紹,學校現有各類大師工作室、專業工作室、非遺項目20多個,聘請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勞模、技能能手20多人,參與活動體驗近萬人次,是省級民間藝術體驗中心和省級中小學職業體驗中心,被全國文化藝術教委授予“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先后獲得江蘇省教學成果一、二等獎,美育文化氛圍凸顯,已經成為一大特色。
“五環美育”培養出大批高素質技能人才
近年來,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創新構建五環美育課程體系,將職業崗位的“過程美、工作美、產品美”融入了專業教學項目,服務了學生“感知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個性化發展,培養出大批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張震宇介紹,常紡學生就業率高、就業質量優,其中部分優秀學子畢業后月薪近萬元,多次被評為“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學生深造校路徑多,學校與多所高校合作開辟了多種形式的專升本通道。
“十四五”時期,學校將結合國家“職教20條”落實落地工作的推進,全面深化內涵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通過服務地方履行新使命、對外開放拓展新局面,辦學綜合實力進入高職院校第一方陣。“我們將依托紡織產業起步、順應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張震宇表示,未來五年,學校將持續踐行新發展理念,響應“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文化強國、美麗中國”戰略,服務“雙碳”和數字經濟強省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常紡復興”行動,將學校建成“兩化兩型”的高職強校,為長三角區域經濟更高質量一體化和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樣板”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和保障。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視頻攝制 高一鑫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