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2日,2022年全國工程材料與機械制造基礎/工程訓練學術年會(暨“天華·鋮聯杯”全國第三屆金工/工訓青年教師微課教學評優)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召開。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
5月20日-22日,2022年全國工程材料與機械制造基礎/工程訓練學術年會(暨“天華·鋮聯杯”全國第三屆金工/工訓青年教師微課教學評優)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召開。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訓練教學指導委員會全體委員,教育部工程材料與機械制造基礎(金工)課程群虛擬教研室領導與來自全國近百所高校的百余名代表和二千多名全國各個學校的教師參加了會議。
開幕式由教育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工程材料與機械制造基礎課程群虛擬教研室主任孫康寧主持
會議承辦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理事長曹忠葆代表學校對與會專家表示熱烈歡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理事長曹忠葆表示,因為疫情形勢仍然嚴峻復雜,兩教指委果斷決策,會議轉為線上召開,學校嚴格按照兩教指委的要求,克服種種困難,把會議承辦成一個“簡約、務實、安全”的會議。曹忠葆介紹了學校的辦學歷史和改革發展,指出學校長期致力于學生工程實踐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未來學校仍然堅持“文化引領、創新驅動、內涵發展、開放辦學”的發展思路,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有利時機,努力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積極推動高等教育模式的變革和生態重構,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教育部工科基礎課教指委副主任、機械基礎分教指委主任、清華大學閻紹澤教授表示,本次大會既是工程材料與機械制造基礎系列課程和工程訓練實踐教育的教學改革成果匯報,又是金工工訓青年教師的微課教學研究,通過專家對青年教師教學設計、授課方法等的指導和點評,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推動全國工程材料與機械制造基礎工程訓練課程的質量提高,促進教學團隊和一流課程的建設,加強課堂教學與工程實踐教學的協同創新。
工程訓練教指委秘書長、大連理工大學王永青教授指出,工程訓練目前是全國高校本科生選課量最大、受益面最廣的實踐教學課程,是“四新”人才培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工程訓練的廣大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要把握住本次微課教學評優比賽的良機,利用這個平臺展示能力,交流借鑒優秀的教育教學經驗,加快自身的成長和事業發展,為教育教學改革做出貢獻。
開幕式后,機械基礎分教指委副主任、山東大學孫康寧教授作了題為“堅持立德樹人、推進金工課程群深度改革”的報告;工程訓練教指委秘書長、大連理工大學王永青教授作了題為“工程訓練線上資源建設的思考與實踐”的報告;工程訓練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李雙壽教授作了題為“從金工、工訓到工創的轉型探索與思考”的報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校長陳旭作了題為“堅定‘有特色、應用型、國際化’辦學定位,培養‘四有四業’高素質人才”的報告。
隨后,來自西北工業大學、上海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四川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專家教授分享了工程訓練中創新能力培養、“三全育人”在工程訓練課程體系中的探索與實踐以及各自高校在工程訓練方面取得的成就。
通訊員 虞華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