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教育廳日前公布了2021年江蘇省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南京曉莊學院在高等教育類榮獲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在基礎教學類榮獲兩項特等獎,三項二等獎。大豐收,是如何煉成的呢?
4月12日,記者從南京曉莊學院獲悉,江蘇省教育廳日前公布了2021年江蘇省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南京曉莊學院在高等教育類榮獲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在基礎教學類榮獲兩項特等獎,三項二等獎。大豐收,是如何煉成的呢?
建設改革實驗示范區,催生教學科研成果產出
2019年,南京市政府與省教育廳簽署“共建南京曉莊學院”合作協議,將南京曉莊學院作為教師教育重點高校建設,通過省市共建,學校二次黨代會提出“建設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目標實現得到有力保障。其中“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示范區”已成為學校教師教育職前職后一體化建設的新平臺。
省市共建實驗示范區名師工作室研討合作項目
記者了解到,目前,曉莊學院已與南京69所學校開展深度合作,成立13家合作名師工作室,通過設立教師教育課題省市共建綜合改革專項,組織二級學院和基地校協同開展課題的申報,聘請基礎教育界名師參與師范生培養等措施,不斷催生教學科研成果產出。
“示范區的建立讓教師能夠充分參與到學校的合作項目中去,群策群力,通力合作,讓教育實踐和相互反哺。”獲得基礎教育類教學成果特等獎的嚴開宏老師告訴記者。
創新師范生實習方式,鄉村教師參與“置換”研修培訓
據悉,為了滿足江蘇省和南京市對中小學和幼兒教師的需求,學校逐年增加師范專業數量和師范生招生比例,師范生比例從2017年的27.33%增加到2022年的52.51%,師范專業也增加到16個。2020年,南京曉莊學院文理科師范專業(類)江蘇省內招生錄取由本二批次調整至本一批次,小學教育、學前教育率先通過教育部師范類專業第二級認證,并于2019年成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頂崗實習·置換研修”為師范生培養和鄉村教師脫崗培訓開辟了一條新路徑
“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學校構建“全程化、系列化、主題化”的多方協同人才培養模式。自2006年起,學校創新師范生實習方式,讓師范生到村小“頂崗”實習,“置換”出鄉村教師重返高校脫崗培訓。16年來,該項目從部分試點到全面推廣,從學校自主開展到教育主管部門支持,從最初39名師范生試點參與到如今3050名師范生受益,1384名鄉村教師參與置換研修培訓,合作學校560所。
如今已經是鼓樓區優秀青年教師的瑯琊路小學語文教師丁元林參與了2008年的頂崗實習,回憶起那段經歷,他說:“頂崗實習,頂的是一份責任,換的是一次提升,頂與換的融合是責任與追求的完美聯姻。”
傳承大愛精神,厚植教育情懷
南京曉莊學院將行知先生大愛精神融入師范生培養,厚植師范生的教育情懷。從2000年前后,該校幼兒師范學院就以暑期支教等形式引導學生關愛留守兒童。20余年來,該院學生已深入農民家庭1萬多個,累計服務時間超過2.4萬個小時,形成調研報告4萬余字,“留守兒童的教育研究與關愛行動”也由幼兒師范學院擴展到了全校,研究成果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南京曉莊學院學生走進鄉村,關愛留守兒童
記者了解到,2022年是南京曉莊學院建校95周年,教師教育學院啟動了“厚植鄉村教育情懷之我踐”師范生口述史項目,歷時95天,5組在讀師范生分別尋訪了新疆、無錫、揚州、南京等地的10名鄉村教師代表,兩代師范生們共同追憶了美好的曉莊師范讀書時光、對話了從師范生到扎根鄉村教育的成長心路歷程,讓師范生在杰出校友優秀教師的教育情懷熏陶中得到洗禮。
開展師范生口述史項目
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顧富民表示:“活動豐富和強化師范生的實踐經驗與體驗,砥礪師范生的公共品格與責任擔當,重構師范生對教育情懷的社會認知,從而實現廣域社會實踐對師范生教育情懷培養的邊際效應,有效推動師范生教育情懷境界的躍升。”
通訊員 劉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赟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