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延瑜 編輯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濟南高新區稼軒小學 趙怡
近日,我滿懷著崇敬與感動之情,細細研讀了美國作家貝蒂·史密斯的經典作品《布魯克林有棵樹》。這部著作恰似一道溫暖而璀璨的光,跨越時光的洪流,照亮了我的內心世界,也讓我對教育工作有了更為深邃的領悟。
《布魯克林有棵樹》以20世紀初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為時代背景,娓娓道來弗蘭西一家于貧困泥沼中奮力掙扎,卻始終心懷希望、堅毅成長的動人故事。書中的弗蘭西身處貧困家庭,父親是嗜酒如命的酒鬼,母親則為維持生計不辭辛勞。然而,她并未被生活的重重磨難擊倒,反而在艱苦環境里,憑借對知識的熾熱渴望和對生活的真摯熱愛,努力汲取成長的養分,不斷蛻變。恰似那棵矗立在布魯克林街頭的天堂樹,無論環境何等惡劣,都能頑強地向著天空生長。
弗蘭西的成長軌跡讓我深切領悟到,每一個孩子皆是一顆蘊含無限潛能的種子,只要為其營造適宜的環境,給予充足的滋養,他們皆能蓬勃生長。在教育工作中,我們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學生,有的聰慧機靈,有的文靜內向,有的活潑好動。每個孩子都獨具優點與特長,身為教師,我們絕不能單純以成績來評判學生的優劣,而應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挖掘其潛在能力,為他們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使他們在擅長的領域綻放光芒。
書中令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弗蘭西的父母——約翰尼和凱蒂。盡管約翰尼有酗酒與軟弱的缺點,但他給予弗蘭西的愛與支持,讓她在最渴求愛的時刻感受到了溫暖。而凱蒂雖生活困窘,卻擁有鋼鐵般的意志和崇高的品格。她以自身的言傳身教,教會弗蘭西如何直面生活中的艱難險阻,如何在逆境中堅守樂觀與堅強。她無疑是弗蘭西成長路上的引航者,更是其人生的楷模。這種并不完美卻無比深沉的家庭之愛,對弗蘭西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此,我聯想到教師在學生成長進程中的關鍵意義。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注重學生品德修養的培育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我們要用自身的言行去感染學生,用愛心與耐心去溫暖他們,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的指明燈。在日常教學中,我時刻警醒自己要以身作則,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應對生活和工作中的難題,用真誠與善意對待每一位學生。我堅信,唯有如此,方能贏得學生的信賴與尊重,真正成為他們人生旅程中的良師益友。
《布魯克林有顆樹》讓我見證了一個孩子在困境中不屈不撓的成長征程,也讓我愈發篤定自己作為一名小學教師的責任與使命。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我將以更飽滿的熱忱、更堅定的信念,去關愛每一位學生,挖掘他們的潛力,為他們的成長之路點亮希望之燈。我深信,只要我們用心澆灌,每一顆種子都能在陽光下茁壯成長,綻放出獨屬于自己的絢麗光彩。宛如布魯克林街頭的天堂樹,無論環境多么惡劣,都能堅韌不拔地向上攀升,擁抱屬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