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青年說》欄目策劃推出“山東教育者手記”,為山東大中小學(幼兒園)校長和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分享教育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那些觸動到你的瞬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實習生 蹇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即日起,《青年說》欄目策劃推出“山東教育者手記”,為山東大中小學(幼兒園)校長和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分享教育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那些觸動到你的瞬間。(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沂南縣臥龍學校教師 丁鳳華
這次演講比賽,雖然學生準備不是很充分,但效果很好,影響也比較大。一位家長打來電話問:“老師,高陽怎么沒參加?”高陽同學學習非常好,也準備了演講稿,但他性格比較內向,不想參加比賽,不想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然而,他的父親卻非常重視,看到家長群里我發的演講比賽現場照片,他有些焦急,就給班主任打電話問具體情況。
開學以來,一直在忙著趕課程,幾乎沒有舉行任何語文活動,語文課顯得有些單調枯燥。這次演講活動,是在剛剛進行完期中考試后,學生又剛學了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講演》,對演講有了一點認識,于是就利用周末時間,讓大家回家寫以“珍惜時間”為主題的演講稿,星期一返校舉行演講比賽。
學生返校后,大部分同學帶著演講稿回來了,只有一小部分同學沒有寫完,但不妨礙演講比賽的舉行。
演講比賽如期進行,比賽程序嚴謹,演講的同學表現令人滿意。這次比賽,有一個出發點,就是盡量讓演講稿寫得好并且過去沒有機會展示的同學多參加。孩子的心態是積極的,心情是激動的。有的同學爭取到了參賽機會,十分珍惜,認真準備,而沒有機會上臺的,看到演講比賽的場面后,后悔當初沒有認真撰寫演講稿。
比賽結束,評選出最終的結果。我把比賽的現場照片發到家長群,家長們熱情點贊,并為孩子的精彩展示而高興。有一個同學生病了,沒能參加比賽,家長看到消息后,替孩子感到很遺憾,她非常渴望孩子能參加活動,展示一下。我只能安慰家長,說以后還有很多機會。
星期五的課堂上,舉行隆重的頒發典禮。當獲獎的同學拿到證書后,甭提有多高興了。學生需要不斷地激勵,不斷地鼓勵,孩子在不斷激勵中才能走得更遠。
頒完獎后,一個同學羞澀地對我說:“老師,我也想要一個證書。”看到這位同學羞澀的神態,我有些驚訝。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孩子,學習在班級數一數二,她可不缺證書呀!然而,就是她,希望得到一張證書。我微微一笑,問道:“你為何不參加呢?”她撇了一下嘴,低下頭不說話了。看到這位同學要證書,也有幾位同學跟著起哄,說也要一張證書。
一張榮譽證書,是對學生優異表現的積極肯定,是鼓勵學生進步的一種手段。想不到,這次演講比賽,還引起了這樣的波瀾,這讓我始料未及。我忽然意識到,學生想要的不是證書,而是一種積極的肯定和及時的激勵。學生能張開嘴要,這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呀。想到這,我發覺自己有些吝嗇,不就是一張獎狀,一張證書嘛,為什么不去找個理由鼓勵鼓勵他們呢?
有時候,老師出于公道,不隨便發一張證書,一張獎狀。但是,適時地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又有什么不可呢?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學生不能參加一些活動,表現暫時不優秀,并不代表他們沒有上進心。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想法去鼓勵他們繼續前行。
孩子能張口要證書,說明孩子有強烈的進步欲望,那種不能得的苦楚誰能理解?可能有的學生表現并不好,但是一張獎狀,一張證書對他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心理滿足。我忽然想到了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求,有的孩子可能暫時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或者有機會但沒有發揮好,這都是正常的。但是他們需要刺激,需要激勵,需要給予正向的肯定。如果我們只看結果,不去顧及學生的心理需求,就有可能打擊了學生,有時甚至傷害了學生。
在平時教學中,雖然我也關注了學生,重視了學生的需求,但遠遠不夠。有一些學生長期得不到積極肯定,漸漸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有些孩子厭學,是因為受到的打擊太多,受到的正面激勵太少。從學生和家長對待演講比賽的態度來看,我覺得還需要給孩子創造更多展示的機會,和更多成功的機會。沒有大舞臺,小舞臺也可以。只有不斷激勵學生,學生才有可能帶著滿滿的正能量前行。
冷落和漠視對孩子的傷害是無形的。對于孩子的一些心理需求,教師不要吝嗇,而要慷慨一些,大方一些,適當獎勵一次,刺激一次,滿足一次,都是可以的。孩子有可能在老師不斷的獎勵和刺激中,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