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推出《教師悅讀成長計劃》欄目,展現我省教師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在書香浸潤中不斷提升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質的良好風貌。
大眾報業·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即日起,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推出《教師悅讀成長計劃》欄目,展現我省教師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在書香浸潤中不斷提升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質的良好風貌。該欄目向山東大中小學及幼兒園教師長期征稿,征稿郵箱為qlwbyddx@126.com,文章內容需結合自身教育故事,講述一本好書帶給自己的成長啟迪。好文將擇優在齊魯壹點客戶端《青年說》新聞專欄發布。
文|臨沂沂河實驗幼兒園教室 杜肖堯
這兩天,網絡上“周微媽媽”火了。
最開始刷到那個視頻的時候,我心慌氣短,腦海中都震蕩了一下,本能的屏住呼吸。透過屏幕,似乎看見了20年前的我。也曾在童年時期經歷著,被本應該最愛自己的人將自己的自尊心狠狠踩在腳下的事情。
也許,他們出于愛,又或者出于一瞬間的火氣上頭,可是,小小年紀的孩子他們只不過是做錯了題,他們也不想被問題困擾。難道,只有這一種方法能解決問題嗎?
在這一刻,十歲的我從腦海深處,從心靈溝壑里沖破枷鎖,與三十歲的我遙遙相望。是吧,明明有很多種方法可以解決問題:如果是基礎不好,就開始補習基礎知識,如果是新課不好,就找輔導老師,如果是注意力不集中,就去做相關調理……
為什么非要用最傷害孩子這種方式呢?除了泄憤,我想不到第二個目的。
如今二十年過去了,我無數次努力地治愈自己,可依舊會在某一刻或某些情況出現時受到影響。你說周微,會不會更加勇敢堅強,她會不會遇到能夠幫助她的老師同學朋友?希望她一定會越來越好。
長大的我現在身為一名幼兒教師,仿佛在培育小時候的我,時刻銘記自身所肩負的職責,深知每一個教育的瞬間都可能為孩子們的成長造就深遠的影響。有一次我們在參與繪畫活動,小明坐在自己的小座位前,面前擺放著顏料、紙等繪畫材料。只見他小手慌亂地擺弄著顏料,滿身滿手皆是,滴落在了桌子上、地上。還把原本平整的紙揉成了皺巴巴的一團,旁邊的小朋友大喊“哎呀,別弄啦”,他站在桌子前摸摸這,摸摸那。看到這混亂的場景,我本能地心頭一緊,一股沖動瞬間涌起,但又在看見孩子懵懂眼神那一刻,我默默嘆氣。走到小明身旁,拉著他沾滿顏料的小手,輕聲問道:“小明,我來教你用顏料呀”小明抬起頭,小臉上滿是委屈,卻是認真的看著我,他輕輕地點了點頭。經過仔細的觀測和深入的分析,我意識到對于小班幼兒而言,他們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尚處于不完善的階段,對于顏料畫筆這類工具的使用尚不熟練,出現這般情況著實再正常不過了。
正如《給童年留白》中所著重強調的,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嘗試,哪怕過程中會有一些“小混亂”。于是,我耐住性子,拿起顏料和畫筆,在小明面前耐心地為他示范如何正確使用畫筆工具,而后手把手地教他把揉皺的紙一點點展開。在我的耐心引領下,小明逐漸掌握了技巧,原本緊皺的小眉頭舒展開來,開始認真地畫著,小臉上也綻露出了專注的神情。
在幼兒教育里,我們不能僅僅著眼于孩子表面的“問題行為”,而應深度剖析其背后的緣由,尊重他們的發展階段和個體差異。我們要為孩子們的童年留存自由、寬松的成長空間。
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不管是學生還是自己的兒女,我們都需要更多的耐心與細心,去觀察孩子的行為,傾聽他們的心聲。
當遭遇問題時,先冷靜思考,再施行適宜的引導方式,莫急于站在問題的一邊去打敗他們,而是陪伴他們、引導他們,讓他們在愛與理解中健康愉悅地成長。而不是一味地泄憤式的指責、甩鍋,這樣的傷害,是不能用一句“她是我生的”或我是她媽媽就能彌補的。
我的朋友,愿共勉。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