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堅守育人初心,貫徹立德樹人,立足學校專業文化特色,積極構建“12345”學生工作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助力學校高質量人才培養。
近年來,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堅守育人初心,貫徹立德樹人,立足學校專業文化特色,積極構建“12345”學生工作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助力學校高質量人才培養。
圍繞“一個中心”,堅持育人工作正確方向
緊密圍繞加強黨的領導“一個中心”,深化“大思政”育人工作格局。強化學生思想引領,守牢意識形態。出臺《全面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學校“三全育人”工作領導小組、“十大育人”專項工作組,壓實責任分工,細化工作舉措,突出重點項目。堅持落實“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系學生”“校領導接待日”工作制度,推動多方育人力量下沉一線。
抓好“兩個關鍵”,提供育人工作科學支撐
抓好制度建設和信息化水平提升“兩個關鍵”,促進兩者協調共進,互為支撐。全面梳理學生工作相關政策文件,結合學校實際,成立專項工作組,編制印發《學生工作管理制度匯編》。積極建設智慧學工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對應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各項制度,覆蓋學生工作業務全場景,優化學生事務辦理各項流程,實現數據共建共享與綜合運用,打造集“價值引領-成長助力-資源整合-風險化解”于一體的數字化育人工作矩陣,為精準育人、安全管理等各項工作提供決策和指導。
建強“三支隊伍”,強化育人工作有力保障
積極建設輔導員、班主任、學生骨干“三支隊伍”。先后印發《輔導員年度工作考核指導意見》《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實施意見》《輔導員工作室建設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跟進政策保障。聚焦輔導員主責主業以及熱點難點問題,搭建培養培訓、實踐練兵和賦能發展“三個平臺”,用好系統培訓、工作論壇、素質能力大賽、工作室等有力抓手,賦能輔導員“組團式”發展。強化班主任角色定位,深化班主任工作內涵,創新成長導師(輔導員+班主任)與學業導師“雙導師”協同育人模式,構建“1名輔導員+4名班主任+10名導師+200名學生”組成的“1412”師生創育融合體,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認知教育融會貫通、思想素質與專業技能協調發展。精心選拔一批政治素質高、學習成績好、工作能力強的優秀學生骨干,營造思想、學習、生活“三互助”朋輩教育生態。
打造“四大陣地”,搭建育人工作堅實平臺
打造易班發展中心、“一站式”學生社區管理服務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和資助中心“四大陣地”,全面提升學生教育管理服務水平。抓住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及重要節慶日等時間節點,打造指尖上的“思政集市”,講好學工故事,傳播學工聲音。推動“七支導師”隊伍下沉學生社區,全面升級優化社區物理空間和條件環境,提升社區生活服務項目智能化水平,擴大服務范圍,提升服務效能,人防技防聯動,強化安全保障。完善“學校-學院-班級-宿舍”四級工作網絡,逐步建立起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咨詢服務、預防干預“四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依托“黨員先鋒示范崗”,通過志愿服務、主題黨日等形式,深入開展“送溫暖”及聯系幫扶等活動,提升對困難學生的服務水平。在實踐中強化受助學生技能,組織開展“榜樣領學風”“青年成長訓練營”“暑期研學營”等特色系列活動,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
堅持“五育并舉”,煥發育人工作創新活力
形成學校層面和二級學院縱向貫通又橫向聯動的“五育并舉,共進融合”的項目體系,廣泛開展各級各類育人實踐活動,推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學校學生工作處聯合宣傳統戰部、教務處、招生與就業指導處、思想政治課教學部等部門,從德智體美勞各個角度切入,構建歷時全年和覆蓋全校的五育系列——“紅色文化校”“學風建設年”“陽光健康跑”“創意在山電”和“一份責任田”活動體系,帶動全校學生提振精神,活躍思維,全面發展。各二級學院立足專業學科和學情特點,深化開展“一院一品”五育特色項目創建行動,各自形成了多個黨建引領、系統推進、特色凸顯的育人子項目,在學校特色“e”文化背景下,分別打造出“雷鋒e工”德育鑄魂、“e年四季”學風培優、“e起向美”美育浸潤、“e往無前”體育強身、“知行合e”勞動淬煉等十余項學生工作特色品牌,合力打造出“e樹繁花”的育人工作新生態,領航思政教育模式創新。
經過近三年年的探索實踐,學校學生工作邁上新臺階。“品牌化”特色項目漸成體系,“專業化”隊伍培育效果顯著,“數字化”服務水平大幅提升,“一站式”學生社區加快推進,“一體化”心理育人成績斐然,“發展型”資助育人不斷深化,先后榮獲省級及以上榮譽表彰40余項。
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學工戰線將堅持以“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為牽引,聚焦主責主業,進一步凝聚育人合力,優化育人環境,提升育人品質,為全省職業教育高質量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