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英雄聯盟:雙城之戰》限定紀念展就是為眾多英雄聯盟玩家和《英雄聯盟:雙城之戰》劇迷打造的終極“奧術”狂歡。展覽將持續至8月31日。
逾百平方米獨家原稿展區、20米長廊互動投影、收藏級手辦等周邊……近日,備受矚目的《英雄聯盟:雙城之戰》限定紀念展于北京SKP-S四層的T-10展覽空間開幕,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去打卡。
打卡喜歡的興趣內容已經成為不少年輕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今年7月,在2025新京報貝殼財經年會上發布的《2025年輕人生活方式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到,年輕人的消費正從“功能滿足”轉向“情緒共振”,99.9%的受訪者會為情緒價值消費。與此同時,70.7%的受訪者“偶爾”或“經常”會進行“為影視、動漫、游戲等興趣內容打卡”。
記者了解到,此次《英雄聯盟:雙城之戰》限定紀念展就是為眾多英雄聯盟玩家和《英雄聯盟:雙城之戰》劇迷打造的終極“奧術”狂歡。展覽不僅延續了動畫劇集的獨特魅力,更引領觀眾沉浸式探索《英雄聯盟:雙城之戰》動畫背后的藝術之美與極致匠心。展覽將持續至8月31日。
《英雄聯盟:雙城之戰》限定紀念展已在北京SKP-S四層的T-10展覽空間開展,將持續至8月31日。受訪者供圖
“雙陣營路線”設計成最大亮點,吸引眾人前來探索體驗
此次《英雄聯盟:雙城之戰》限定紀念展落地北京地標級商場SKP-S。SKP-S是科技、藝術與時尚無界融合的購物空間,位于四層的T-10展覽空間也不斷策劃極具先鋒性、潮流感與藝術氣息的主題活動。
本次展覽延續上海站終章盛典的“雙城陣營”敘事框架與沉浸式藝術體驗,并帶來全新的體驗。核心亮點在于其“雙陣營路線”設計:參觀者可選擇祖安陣營,見證金克絲蝶變的抉擇之路;或加入皮城陣營,深入探索“海克斯科技”故事線,更能在20米長廊互動投影中,震撼體驗“光榮的進化”。
從金克絲的爆彈轟鳴,到維克托的光榮進化,展覽不止步于將這些動畫中的名場景搬入現實,更是通過藝術化的手法帶來全景式互動體驗。
例如在祖安路線的主空間“致命的晚餐”,將觀眾印象深刻的兩個關鍵故事場景,通過上下的空間和裝置結合呈現,讓觀眾更有代入感地感受到角色金克絲的混亂與掙扎。
《英雄聯盟:雙城之戰》限定紀念展在視覺呈現上進行了升級。受訪者供圖
此次展覽在視覺呈現上亦有升級,走入祖安或皮城的人物長廊,巨幅畫面正反呈現每個角色從第一季到第二季的形象,帶領觀眾體會其蝶變和進化;觀眾通道里,動畫工作室Fortiche藝術家們創作的涂鴉長廊尤為動人 —— 這里用多樣藝術手法定格了金克絲與伊莎等代表人物的溫馨瞬間,讓觀眾在色彩與線條間觸摸到雙城世界里那份不一樣的鮮活氣質。
獨家原稿可追溯英雄“前世今生”,觀眾在“觀+創”中共筑奧術奇境
《英雄聯盟:雙城之戰》兩季歷經九年雕琢,僅第二季的鏡頭便達7778個。北京站特設逾百平方米獨家原稿展區,大規模呈現海量角色設定、場景手稿與幕后故事。這些珍貴的筆觸,是解鎖角色靈魂與創作密碼的鑰匙,讓觀眾得以直面幕后匠心,追溯英雄的“前世今生”,窺見史詩動畫背后的復雜與精妙。
展覽結尾,從各地奔赴而來的觀眾紛紛在紀念墻上寫下對《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的喜愛。
觀眾在紀念墻上留言,寫下對《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的喜愛。受訪者供圖
此次限定紀念展開幕首日便場場爆滿,不少粉絲提前在線相約結伴觀展,還吸引了此前沒接觸過游戲或劇集的觀眾前來體會頂級游戲動畫IP的跨界藝術魅力。
不止于觀展,活動更打造了沉浸式的“看+玩+買”全維度體驗生態。
現場特別設置拳頭游戲全新卡牌游戲《符文戰場:英雄聯盟對戰卡牌》的體驗區,供觀眾搶“鮮”試玩———這款以《英雄聯盟》IP為靈感的集換式實體卡牌游戲,將于8月正式開售,在現場不僅可以提前體驗策略對決的魅力,更有機會購買《符文戰場》雙城限定禮盒。
此外,現場還有熱門毛絨玩具、收藏級手辦、《英雄聯盟:雙城之戰官方藝術設定集》等豐富周邊,真正實現 “看、玩、買一體”,讓粉絲一站式帶走對雙城的熱愛。
現場特別設置了拳頭游戲全新卡牌游戲《符文戰場:英雄聯盟對戰卡牌》的體驗區。受訪者供圖
據悉,作為改編自現象級游戲《英雄聯盟》的頂級動畫IP,《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獲得多項動畫最高獎項,成為席卷全球的動畫文化現象。第二季于2024年11月上線后,熱度持續引爆:國內豆瓣最高斬獲9.4高分,并穩居騰訊視頻、嗶哩嗶哩兩大首播平臺熱播榜榜首;全球范圍內,不僅在權威影評網站爛番茄收獲100%新鮮度認證,更強勢登頂Netflix全球6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播放榜單。截至目前,第二季已斬獲了安妮獎七項大獎和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動畫片。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