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啟動儀式所在的梧桐會堂,北京語言大學設置了茶文化體驗區和京劇傳統服飾體驗區。
品一杯茶,從微苦、清亮的茶湯中感受中國的茶文化;穿上京劇服裝,在舉手投足間了解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奧秘……4月19日,2024年“國際中文日”啟動儀式暨“漢語橋”海合會國家青年學生春令營開營儀式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活動中,《國際中文教育中文閱讀分級標準》等成果正式發布。
據悉,“國際中文日”自2020年舉辦以來,中外有關各方秉持共辦共享、互學互鑒的理念,累計合作舉辦活動3000多場次,參與和傳播受眾達8億多人次,為各國民眾了解中國、體驗中華文化打開了一扇新窗口,為促進中外人文交流和增進理解搭建了一座新平臺。2024年4月19日是第五個“國際中文日”,主題是“中文:架起文明互鑒橋梁”。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全國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利民在主旨講話中指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也是了解一個國家的鑰匙,文明互鑒的橋梁。面向未來,中國將繼續與世界各國一道,大力推動國際中文教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同時,精準對接需求,強化守正創新,努力為世界各國民眾提供更加優質的中文學習體驗。
記者了解到,在啟動儀式所在的梧桐會堂,北京語言大學設置了茶文化體驗區和京劇傳統服飾體驗區。來自阿根廷的留學生李鑫輝第一次穿上了京劇戲服,開心地擺著姿勢讓同伴給自己拍照留念。他告訴記者,自己來到北語學習已有六個月,很喜歡中國菜,尤其是四川菜,“這衣服穿著很好看,也很舒服。就是怕帽子掉了。”來自巴基斯坦的艾常在則十分喜歡中國的茶文化,“跟我們國家的茶不一樣,我們會加牛奶。”
啟動儀式現場,國際中文教育標準建設和數字化建設領域的最新成果也正式發布。
記者了解到,《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11個語種版本正式公布。該標準是國家語委首個面向外國中文學習者,全面描繪評價學習者中文語言技能和水平的規范標準,2021年正式公布。為適應各國開展本土化的國際中文教學需求提供更加科學、系統和有效的指導,三年來,該標準已先后翻譯出版了11個語種版本,包括韓語、日語、英語、阿拉伯語、泰語、西班牙語、法語、俄語、印尼語、越南語、葡萄牙語等。據悉,未來還將陸續出版蒙古語、德語、意大利語、匈牙利語、柬埔寨語等五個語種版本。
當天,《國際中文教育中文閱讀分級標準》也正式公布,該標準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組織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三所高校專家合作研發,目的是使全球中文閱讀愛好者能更好地選書、讀書、用書。該標準以兒童、青少年、成人三個群體為對象,從閱讀認知過程、閱讀行為、閱讀策略三個維度描述讀者特征,從語言、內容、形式三個維度描述讀物特征,并配以生動、直觀的讀物實例展示。
此外,北京語言大學“國際中文智慧教學系統”也在中文聯盟平臺正式上線,未來將為國際中文教育教學帶來嶄新的體驗。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