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張立萍認為,藝術院校與劇院合作能夠促進藝術人才質量的提升,促使學生積極做好準備工作,展現自我,主動提高自己的藝術專業水平。
記者3月9日獲悉,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張立萍帶來了《關于加強高等院校藝術表演專業與藝術院團、劇院合作,培養高層次舞臺表演人才的提案》,建議國家事業單位劇院每年固定提供場次用于藝術院校學生舞臺藝術實踐。
高等院校藝術表演專業學生存在缺乏實踐經驗等問題
張立萍指出,多年來,國家一直大力提倡并不斷完善素質教育,文化藝術的需求與時代發展密切相關。目前,雖然高等院校藝術表演專業學生有較高的學歷和較豐富的專業知識,但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實踐教學能力比較薄弱,藝術人才緊缺導致高雅文化藝術、文藝精品有效創作供給不足,而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需要培養造就高層次舞臺表演人才。
據《202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發布調查數據顯示,藝術類專業中,尤其是音樂表演專業學生存在就業難的問題,具體表現為畢業生剛踏入社會缺乏行業經驗,機會少,薪酬低。“就業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應該持續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培養高層次舞臺表演人才。”
對此,張立萍建議國家事業單位劇院每年固定提供場次用于藝術院校學生舞臺藝術實踐。
“藝術院校與劇院合作能夠促進藝術人才質量的提升,促使學生積極做好準備工作,展現自我,主動提高自己的藝術專業水平。”她表示,在演出中,學生對演員身份的轉變進行自我調整,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深入了解行業基本情況。同時,也是對高等院校藝術教育教學工作的檢驗。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國家事業單位劇院的宣傳示范工作正在逐步開展,生機活力還未充分激發,加強高等院校藝術表演專業與藝術院團、劇院合作等藝術實踐,可以讓更多的藝術表演專業學生接觸高藝術水平資源和高水平指導,提升表演技巧,為有潛力的藝術骨干學生搭建發展和展示平臺,促進教學與實踐的充分融合。“鼓勵學生演繹經典作品,并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再度創造,既夯實了高校學生專業基礎,也讓劇院注入新生力量。”
委員建議開設青年藝術家養成工作室、恢復專業表演人才進修班
張立萍還建議,國家、省部級藝術院團開設青年藝術家養成工作室,推動人才培養與創作實踐相結合。“藝術院團因其創作和演出形式更容易凝聚人才,其專業性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廣泛更優質的指導,幫助學生對職業生涯發展進行合理規劃。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更有利于藝術院團進行藝術普及,發掘優秀藝術人才。”
她表示,對于剛進入社會的青年藝術家,在學校可以輕松獲得理論、技巧資源的支持,開設青年藝術家養成工作室,實行藝術人才專業培養模式,有利于在行業內進行資源共享整合,有利于進行課題研究以及教學成果推廣,加強青年藝術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對青年藝術家來說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參與在各藝術院團擔綱主演競爭選拔,使他們成為藝術領域的中堅力量,有利于形成院團人才輩出的可持續發展局面。
張立萍同時建議各大藝術院校恢復專業表演人才進修班。她指出,藝術院校擁有優秀的師資力量,而有志于提高音樂表演藝術水平的相關人士,可以通過藝術培訓進一步深造,提高各專業藝術院團和表演愛好者的藝術水平和音樂知識技能,培養既有藝術實踐經驗,又能掌握理論知識的專業表演人才。吸引更多的學生投入到藝術教育行業建設中,提高就業能力。
張立萍表示,在高等院校統籌計劃、院團藝術實踐演出、人才進修班實施教學 “三位一體”的教學機制下,通過院校與劇院院團合作,發揮高等院校專業創作優勢,將中國優秀文化、經典劇目推向舞臺,而劇院等平臺利用舞臺資源優勢推出藝術人才,發揮示范作用,擴大推廣力度,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謳歌新時代新氣象。“我相信此舉能夠為國家培養出更多高層次舞臺表演人才,能夠體現出國家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的政策導向,能夠提高全民審美和人文素養。”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