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競賽以及競賽產生的結果不得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北京“雙減”工作專班重申,專班將不定期通報違規競賽以及各類套路陷阱,保護學生和家長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1月7日,北京市中小學生正式進入寒假。寒假首日,北京市“雙減”工作專班即發布提醒,寒假期間,北京“雙減”工作專班持續緊盯假期易發違規競賽問題,打擊與招生入學掛鉤的違規競賽,嚴處學校違規招生行為。
北京“雙減”工作專班提醒家長,要掌握合規競賽白名單,并警惕違規競賽套路,同時稱參加違規競賽有風險。
教育部門的合規競賽包括列入教育部《2022-2025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的競賽活動,以及北京市區及直屬單位(少年宮等)組織或參與組織的中小學生體育、藝術和科技類競賽活動。
北京“雙減”工作專班提示,教育部門的合規競賽主辦方不向參賽者收取任何費用,同時,主辦方是非營利主體。非營利主體是指在編辦或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法人組織,“也可以理解為,公司(即市場監管部門登記的營利主體)主辦的賽事,一定不是教育部門合規競賽。”
同時,辦賽有連續周期性。每學年只舉辦一次競賽,如果一年內反復舉辦的賽事,則不是教育部門合規競賽。此外,合規競賽名單每年都公開、公布、公示。
“任何競賽以及競賽產生的結果不得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北京“雙減”工作專班重申,專班將不定期通報違規競賽以及各類套路陷阱,保護學生和家長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北京“雙減”工作專班同時公布了一些違規競賽常用的三個套路。一是對外不敢叫競賽,名目馬甲常更新。競賽多以“俱樂部活動”“線上線下研學活動”“科普活動”甚至字母代號暗語等馬甲進行包裝,通過機構網站、自媒體、家長微信群等渠道傳播,宣稱自身為某杯賽的延伸、獲獎學生能直升名校,并以話術誘導裹挾家長報名。
二是通過第三方報名,暗示交錢保獲獎。競賽沒有正常報名渠道,通過第三方機構代報名,家長從公開途徑難以查證所謂主辦方信息,第三方機構在代報名的同時也組織各類輔導、沖刺刷題班。更有第三方機構暗示可以保獲獎,誘導家長花錢買獎,而這些獲獎證書為主辦方自制,證書本身無含金量。
三是設多輪比賽,報名費逐級上漲。競賽不斷設置初賽、復賽、大師賽等晉級模式,讓人眼花繚亂。報名收費水漲船高,以高收費來顯示競賽級別。有的還通過“端午活動”“暑期研學”“冬令營”等方式,高頻次開展線上線下活動,誘導學生反復參加。
北京“雙減”工作專班特別提示,參加違規競賽不僅會加重學生精力負擔、家庭經濟負擔,還難以保障學生安全,“競賽主辦方往往是虛構的‘組委會’,不具備法律責任承擔條件。競賽秘密進行,有時為了躲避監管,考場常臨時‘搬家’,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后果不堪設想。”
此外,提醒家長要全面把握合規競賽的基本特征,不輕信“組委會”虛假承諾,辨明競賽真偽。如發現違規競賽,及時舉報,教育部門將會同執法部門根據舉報線索核查,共同營造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環境。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