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無錫教育”微信公眾號發布無錫市優化外來人員子女入學暖心行動六項措施,其中提到全市2026年普高學位供給率提升至70%。全文如下:
4月8日,“無錫教育”微信公眾號發布無錫市優化外來人員子女入學暖心行動六項措施,其中提到全市2026年普高學位供給率提升至70%。全文如下:
無錫市優化外來人員子女
入學暖心行動
六項措施
為進一步推進人才友好型、人口導入型城市建設,提升城市發展溫度,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切實增強外來人員的獲得感和歸屬感,無錫市教育局創新舉措,在去年“暖心十條”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外來人員子女入學暖心行動。
1兜牢入學底線
進一步優化外來人員子女入學政策,對持有無錫市居住證滿3個月及以上的未落戶人員,不設社保繳納要求,保障其子女進入公辦學校或政府全額購買學位的民辦學校、普惠性幼兒園就讀;選擇就讀保障型民辦學校的,不設居住證和社保時限等條件,零門檻入學。
2推行多孩家庭子女“長幼隨學”
各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幼兒園)在確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安排多孩家庭的子女與家中其他子女在同一所普惠性幼兒園或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就讀。
3充分保障港澳臺人員子女入學
常住本市的港澳臺居民及其子女就讀普通義務教育學校(幼兒園)與本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如已購商品房或有明確產權房的,按房產對應的施教區安排入學;如無明確房產的,則參照無錫市外來人員子女入學政策安排入學。對符合條件的港澳臺高端人才,其子女入學入園參照“太湖人才”子女提供優待服務。
4簡化入學辦理程序
進一步深化“入學一件事”改革,完善“錫學通”入學報名平臺,簡化入學材料提交和信息采集,全面實現幼兒園、小學、初中入學報名“掌上辦”,做到“服務零距離”。
5擴大優質學位供給
進一步提升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和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水平,推進新優質學校培育建設,有序提高普通高中錄取比例,擴大優質高中學位資源,2026年普高學位供給率提升至70%,不斷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需求。在滿足區域內3-6歲兒童入園需求的前提下探索向下延伸,擴大優質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面,開辦多樣化托育服務,在去年的基礎上,今年改造提升127所幼兒園提供普惠托育服務,新增2500個托位,更好地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提升城市發展溫度。
6加強家庭教育指導
各學校及學校主管部門通過家訪、面談、電話或線上聯系等方式,加強學校與外來人員子女及其家長的溝通聯系,全面了解其家庭教育需求,為其提供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指導和幫扶服務,對家庭經濟困難外來人員子女“應助盡助”。
居住證滿3個月如何計算?
什么是“長幼隨學”?
……
一起來看權威問答
政策問答
問
居住證滿3個月及以上如何計算?
答
父母一方持有無錫市居住證滿3個月及以上,居住證時長以入學當年6月30日為截止時間,往前倒推連續計算。保障型民辦學校或非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零門檻,無居住證和社保時限限制。
問
多孩家庭如何申請子女同校就讀?
答
家長在報名時向教育部門或學校提出“長幼隨學”申請,教育部門將根據學校學位實際情況,優先安排同一所公辦學校或普惠性幼兒園就讀。值得一提的是,無錫市明確支持“長幼隨學”雙向適用,根據學校學位實際情況,既允許弟弟妹妹跟隨哥哥姐姐入學,也允許哥哥姐姐轉入弟弟妹妹所在的學校就讀,解決家長接送不便、孩子分校就讀的實際困難。
問
入學報名是否需要現場排隊提交材料?
答
不需要。今年無錫市進一步優化入學流程、精簡證明材料。新生家長通過“錫學通”平臺,線上報名,全面實現幼兒園、小學、初中一套系統、一個入口、一次采集、一網通辦,入園入學報名一站式辦理。
問
在擴大優質學位供給方面,針對中小學及幼兒園有哪些具體舉措?
答
近年來無錫市加快優質教育資源布局,滿足市民對家門口好學校的期盼。1. 去年全市共開工新建義務教育學校14所、幼兒園9所,改擴建高中5所,普通高中學位供給率突破65%。值得關注的是,已開工建設的3所高中分校,建成投用后可提供一萬余個優質普通高中學位。爭取在2026年無錫市普通高中錄取比例達70%。2. 統籌資源配置與群眾需求,在滿足3至6歲適齡兒童學前教育需求的基礎上,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全市在原有近3000個托位的基礎上再新增2500個托位,以招收2至3歲嬰幼兒為主,滿足不同家庭的入托需求。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