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教育廳、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揚子晚報聯合少年志學習成長平臺聯合推出系列報道——“江蘇‘雙減’在行動?課后服務我有招”。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走訪江蘇13個市,尋訪課后服務的“智慧樣本”,用鏡...
江蘇省教育廳、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揚子晚報聯合少年志學習成長平臺聯合推出系列報道——“江蘇‘雙減’在行動?課后服務我有招”。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走訪江蘇13個市,尋訪課后服務的“智慧樣本”,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課后服務給孩子、家庭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雙減”的科學落地,學校、家長應該如何配合?不要想得太復雜,其實,靠著三本“本子”就能高效實現。
“江蘇‘雙減’在行動——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全媒體環省行”第七站來到了泰州市姜堰區實驗小學城南校區,在這里,老師、家長和學生每人都有好幾本神奇的“記錄本”,分別為集體備課簿、家校聯系簿和作業批改簿。讓孩子找回自由生長的快樂,這三本“記錄本”可是立了大功。
這所學校里有著神奇的“吉祥三簿”——
“《家校聯系簿》我填好了,老師說你最近學習狀態不錯,我們要繼續保持哦。”周二清早,泰州市姜堰區實驗小學城南校區六年級(4)班申語萱的媽媽朱小麗,像往常一樣,在早餐時間填好《家校聯系簿》,同時叮嚀女兒幾句。
翻看《家校聯系簿》,已經成為朱小麗每天了解女兒成長動態必做的事。據了解,姜堰實小城南校區的《家校聯系簿》已經推行多年,各科作業、在校情況都會記錄在冊,家長也可以進行反饋。一本小冊子架起一座橋梁,承載了家校之間的互通來往。“通過《家校聯系簿》,我們家長能全面地了解孩子,也減少了很多焦慮。我認為這樣真正達到了家校共育的目標,”朱小麗說。
“
除了《家校聯系簿》,姜堰實小城南校區的吉祥“三簿”中還包括《集體備課簿》和《作業批改簿》。下午2:00,學校英語老師們帶著自己的《集體備課簿》,在英語組備課組長殷婷婷的組織下一起研討英語繪本、設計作業,每位英語老師在集體備課會上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備課更高效。學校數學老師曹小蘭也有同感,她說:“以前的備課只停留在口頭上的探討,有了《集體備課簿》,對教學的重難點有了更加充分的準備,突破方法更加精準。同年級的教學進度可以做到基本統一,提升了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
教師的集體智慧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提供了強大的力量,學生的學業鞏固環節同樣重要,《作業批改簿》在其中便起到了關鍵作用。課后服務時段開始,語文老師石倩雯走進六年級(4)班,負責當日的跟班輔導。記者在班上看到,石倩雯將當天的語文作業分為A、B、C三類,A類作業是所有學生都要完成的基礎性作業,B、C兩類作業,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主選擇。不一會兒,申語萱就帶著寫好的練習冊走上講臺,老師當面批改,典型錯題整理在《作業批改簿》上,有的放矢,高效完成了當天的學習任務。
減輕家長和學生的負擔,讓童年自由生長
“走啊,我們一起去閱讀室做手工!”作業做完了,申語萱迫不及待要和好朋友去做手工畫。“讀了小王子的故事,怎樣用一幅畫表現出來?學校“手指上的閱讀”社團項目給了孩子們閱讀和放飛想象力的舞臺。
姜堰實小城南校區校長田存吉說:“學校聚焦孩子們的爛漫童心和素養核心,配置了‘兩心三餐’課后服務套餐,這樣孩子們在放學前能完成作業,又能自由地參加興趣社團。例如,我們的‘手掌上的閱讀’空間,就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孩子們在這里合作、實踐、研究,不僅減輕了家長和學生的負擔,也提升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自由生長。”
通過三本看似普通的“本子”,姜堰實小城南校區實現了作業批改的“日日清”,教師集體備課則“周周備”。每個月,學校教務處還會對《家校聯系簿》中各學科作業布置情況、家長與老師的溝通情況進行“月月評”,開展全校性評比。“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利用‘三簿’,讓‘雙減’科學落地、行走!”田存吉說。
局長說
“雙減”讓孩子“學得好”,主管部門也能“接得住”
“泰州在學生、家長和老師中開展了需求側調查,共抽樣調查學生家長129947人、教師10670人,涉及學校166所,其中小學97所、初中69所,覆蓋了全市義務教育各年級,兼顧了農村學校、城鄉結合部學校和城市學校,精準掌握學生和家長的需求,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王俊鵬曬出了一組精細的數據,并介紹,為了更好的落到“雙減“,泰州將工作做到了實處,出臺《關于全面推進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全面布置實施中小學課后服務,明確工作要求,建立各具特色的課程體系,提供豐富而有質量的教育內容,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從簡單托管升級為“基礎看護”和“素質提升”,實現了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和有需要的學生兩個全覆蓋,徹底解決“學得好”“接得住”的問題。
“目前義務教育階段課后服務學生參與率92.97%,教師參與率88%。”王俊鵬表示,泰州將做好學校課后服務經費的測算,了解學校實際工作需求,有效落實資金保障,核增獎勵性績效工資,用于課后服務等支出,不斷優化課后服務水平。落實配套服務,采取食堂供餐、統一配餐等方式,力爭今年底在校就餐需求的學生就餐提供率達到100%。
此外,泰州還將在教學管理優化等方面進一步發力。據悉,全市將加強教學質量監測,努力做到減負不減質,切實減輕家長經濟的負擔和心理的焦慮。
記者手記
信息補位,收效“四兩撥千斤”
“呀!班主任在群里的這則通知我怎么就忘了看!”家有小學生的家長們,估計十有八九有這樣的困擾:在家長群里“淘洗”有效信息,實在是太耗功夫了。想知道孩子今天的作業是啥,怎么就這么艱難呢?
泰州市姜堰區實驗小學城南校區的家長們就沒有這樣的煩惱,翻開孩子的《家校聯系簿》,信息記錄清清爽爽,一目了然。
除了《家校聯系簿》,學校還設置《集體備課簿》和《作業批改簿》,孩子們的學習任務可以高效完成,老師們布置作業也更加科學合理。三“簿”成為信息時代交流有效的內容補充。通過三本看似普通的“本子”, 姜堰實小城南校區收獲了“四兩撥千斤”的教學成效,達到了因材施教、控量保質的最終目的。“雙減”科學落地,真的沒有那么難。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