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0日,秦淮區召開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階段總結會。
會上,區政府副區長戴新作了秦淮區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階段總結,區委書記林濤出席會議并講話。
記者注意到,秦淮教育有多項民生實事!
優化教育布局方面
按照“新城做大增量、老城優化存量”的思路,“十三五”期間要在東部地區和南部新城新建20所中小學和幼兒園,切實解決全區教育資源供給不足、西密東疏問題。另外,針對全區高中數量多、規模小、同質化、競爭力整體薄弱的問題,區委、區政府站在優化高中布局,統籌特色資源的角度,決定集全區之力,把石楊路中學打造成為全省領先的高中名校。
? 結合區情實際,按照“老城學校優化調整、新城學校高水平建設”的思路,盤活存量教育資源,推進全區學校用地控詳調整,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布局。
? 整合完善高中教育資源。全力推進新建石楊路中小學建設,啟動石楊路中學開辦籌備工作。立足高中多樣特色發展定位,統籌區內六所高中資源,實現優質資源集聚、有效輻射,整體優化高中資源布局。
? 盤活放大義務教育資源。擬將老城區現有部分高中用地酌情調整為義務教育用地,未來將擴建4所小學,推動5所小學實現多址辦學,進一步滿足群眾對優質資源的現實需求。
? 不斷加大新城及新建小區教育供給。改革以來,計劃新建 7所中小學,擬增初中學位 2430 個、小學學位 6804 個,切實緩解老城學校招生壓力。
強化小幼聯盟緊密管理方面
推行小幼聯盟化辦學,根本目的是要充分發揮名校名園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聯盟內所有學校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要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關鍵要在擴大聯盟規模、創新運行機制、強化總校主體地位等方面持續發力,賦予聯盟總校長、總園長更大自主權,確保到2020年實現小學名校聯盟全覆蓋,讓每個老百姓家門口都有一所優質的學校。
“區管校用”改革方面
“區管校用”改革是國家和省、市教育綜合改革的試點項目,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只有不斷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勇于突破,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實在成績,區教育、編辦、人社等部門,要抓緊拿出更多有效的舉措,而且立意要高,爭取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秦淮經驗,為全省乃至全國推行這項改革工作探路。
注重加強師德教育
建立健全教育、宣傳、考核、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要充分發揮校長的表率作用區教育、人社、編辦等部門要敢于突破陳規,在符合政策精神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校長職級制、聘任制、年薪制改革路徑,以更加優良的待遇來肯定校長們的辛勤付出和寶貴成績,全力支持校長同志們在更廣闊的舞臺上作出更加卓越的貢獻。
要配足配強師資力量。通過聯盟學校招聘、引進、交流等方式,做好師資提前儲備,滿足學校增量需求,要落實和提高教師待遇,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考評激勵機制和薪酬分配制度。
此外還提到了要努力提升辦學質量,注重培養孩子們的健全人格。其中最核心的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在減負增效上下功夫。抓好素質教育,要從給學生減負開始,做到不唯升學率、不片面追求升學率,在課程、作業、作息、考試等方面不斷創新方法,探索減負模式。切實把家長、孩子最迫切的期待擺在首位,進一步提升學生學業水平。同時,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常態化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對辦學資質、安全隱患、教學內容、師資聘任、招生宣傳等情況進行排查整治,杜絕違規機構在秦淮區范圍內招生辦學。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