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支教團成員為小學生科普中草藥知識揚子晚報網7月20日訊(記者 閆春旭 通訊員 項琪)7月1日到7月15日,南京中醫藥大學南星伯藜支教團的12名大學生志愿者走進江蘇徐州豐縣劉集小學...
支教團成員為小學生科普中草藥知識
揚子晚報網7月20日訊(記者 閆春旭 通訊員 項琪)7月1日到7月15日,南京中醫藥大學南星伯藜支教團的12名大學生志愿者走進江蘇徐州豐縣劉集小學,開展為期半月的暑期支教活動。他們選取江蘇12味道地藥材作為自己的名字,以自己為媒介,引導小朋友了解中草藥,了解中醫藥。他們同時開設播音主持、美術、舞蹈、跆拳道、中醫藥文化、實用食療和生活中的中草藥等特色課程,為孩子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暑期生活。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獲悉,支教團成員結合當地需求和自身特長,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課程。他們將中醫藥文化融入其中,開設的中醫文化課程講中醫經典故事,埋“杏林”種子于童心;生活中的中草藥讓中草藥在拓印、書簽、中草藥畫中重新煥發生機;實用食療讓中醫的魅力在一羹一湯中再顯神通。
支教團成員為小學生科普中草藥知識
此外,支教團成員在大課間引導小朋友學習八段錦來宣傳中醫養生功法,五味運動會上用五味對應的中草藥作為隊伍名稱來引起小朋友對中醫的興趣;在支教之外,支教團成員更是聯合當地黨群服務中心為當地村民送去醫療健康服務,用推拿、耳穴埋籽等醫療服務讓中醫走進田間地頭、大街小巷。
“我們選取了江蘇的12味道地藥材名字,作為我們教課的時候自己的代稱,同學們非常喜歡這種名字,課堂上也非常活躍。”支教團隊長時繁星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在課堂上看到孩子們認真的神情,看到在課后他們依偎在小老師身邊的畫面,看到他們在結營匯演上整齊劃一的表演,我便知道,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