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南京師范大學第一屆法治文化節開幕式在學校仙林校區正式舉行。記者了解到,本屆文化節旨在強化法治校園建設,弘揚法治精神,讓廣大師生共享法治陽光、共建法治校園。
12月2日,南京師范大學第一屆法治文化節開幕式在學校仙林校區正式舉行。記者了解到,本屆文化節旨在強化法治校園建設,弘揚法治精神,讓廣大師生共享法治陽光、共建法治校園。
南京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賁國棟在開幕式中指出,包括大中小學在內的教育機構,肩負著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建設法治校園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應有之義,是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加快建設法治社會”的重要舉措,也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學校將充分發揮南師法學優勢,不斷加強法治建設理論研究與高素質法治人才的培養,延伸法治宣傳教育服務的社會影響力,打造具有鮮明南師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
此次開幕式上,南京師范大學還與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南京市太陽城小學簽訂了“青少年法治教育一體化平臺”合作協議,與南京市棲霞區教育局共同揭牌“青少年憲法教育基地”。
南京市棲霞區教育局局長倪天華表示,棲霞區教育局與南京師范大學共建“青少年憲法教育基地”,不僅是促進青少年法治教育高質量發展千載難逢的良機,也是促進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難得契機。加強法治教育,幫助廣大青少年學生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事關廣大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塑造、健康人格養成,事關整個社會的法治水平和公民法治素養的提升。棲霞區教育局將會一如既往通過多種形式將法治教育融入到學校整體工作和教學安排中,積極推進法治文化建設、扎實開展“八五”普法工作。
開幕儀式后,還舉辦了“當代中國法學家大講壇”活動。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博士生導師夏錦文教授作題為《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治理智慧》的講座。他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為師生生動呈現了中華法治文化的博大精深,對系統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法治文化以及當下中國創新性轉化、創造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據悉,南京師范大學第一屆法治文化節將圍繞“憲法周專題活動”“校園法治素養提升工程”“青少年法治教育一體化平臺建設”三個版塊開展共計十余項活動,大力營造濃厚的校園法治文化氛圍。
通訊員 徐翎 黃凡榕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蘭倩怡
攝像 高一鑫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