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常州有這么鳥呀?”“生物多樣性是什么呢?”……5月22日是第29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天常州市生態環境局、鐘樓區生態環境局、江蘇理工學院化工學院在常州錦陽社區開展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構建生...
“哇,常州有這么鳥呀?”“生物多樣性是什么呢?”……5月22日是第29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天常州市生態環境局、鐘樓區生態環境局、江蘇理工學院化工學院在常州錦陽社區開展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構建生命共同體”群眾公益宣傳活動,專家教授與居民現場互動。
活動現場,不僅有生物多樣性視頻短片,還有多種宣傳展板、宣傳彩頁等向公眾普及生物多樣性的相關知識,江理工化工學院孔峰副教授現場講解,生物多樣性也可稱為“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指地球上生命的變化,以及各種生命形式所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的總稱。
他還介紹道,目前常州地區鳥種有356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2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59種,鳥類多樣性正在提升。“2021年,滆湖底棲物種數量從11種上升為24種,還出現了軟體動物和清潔型EPT昆蟲,兩湖區域水生生態也在逐步恢復。”
“之前我還不知道什么是生物多樣性,其實生物多樣性就像我們社區大家庭成員,只有尊重和保護好這些生物,我們的家園才會生生不息、和諧美麗,我們今后一定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多做力所能及的事。”社區居民王先生表示這樣的公益宣傳很有意義。
據悉,江蘇理工學院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理念和意識,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之中。該校化工學院依托環境、資源學科,將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貫穿學生人才培養全過程,著力培養環保規則承上啟下的傳播者和未來發展者。
“我們深耕環保教育這塊沃土,不斷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讓他們對大自然心存敬畏,在危機感中樹立起擔當和責任的勇氣。”江理工化工學院書記張紀霞表示,“未來,學院將繼續發揮教學資源、科研平臺等各類優勢,從體驗入手,從實踐出發,為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貢獻江理工智慧和力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赟
通訊員 吳婷 牛志剛
校對 徐珩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